提盡力維護大地平穩,但強大的力量還是使得大地受創,須彌山搖搖欲墜,護山大陣的佛光一層層剝落,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必然倒塌,佛門又將承受一次巨大的摧殘。
元始天尊面色陰沉,出現這種情況,顯然他是讓魔教給耍了,對方根本不想他就這麼破掉誅仙劍陣,只要有羅睺在,佛門二聖只怕根本不敢再隨意離開佛界了。
老子長嘆一聲,對這種情況也沒有了辦法,無奈道:“師弟,事已至此,這次仙道大劫只怕難以勝過截教了。天數如此,如之奈何?”
元始天尊沉默不語,如果破不掉誅仙劍陣,就無法打敗通天教主,西周國頓兵如此,很快就會失去天時,等到東魯國武庚取代紂王做了人王,截教又成了新王朝的國教。
有著新朝人道氣運加持,截教又將煥生機,而且自己輸給了通天,氣數消長,闡截氣運會被截教奪取,因果糾纏之下,只怕闡教弟子,除證道準聖的燃燈外,無一人能活。
作為立教成聖的聖人,教派無疑是根基。不論是闡釋印證自己的道,還是獲取氣運,都離不開自己門下弟子傳播教義,度化有緣。
失去了大教根本,雖不說修為從此止步不前,但修煉速度緩慢是肯定的。到了聖人級別,出身根腳所帶的氣運早就如杯水車薪,無法繼續推動進步。
在所有人都奮勇前進的時候,修為進步緩慢,就意味著落後,就意味著證道更高層次希望越渺茫。
洪荒世界能承載的強者肯定是有限的,有一人成道,就佔去一個名額、一片造化。落後者,不僅修為增進越慢,也意味著前方的路更窄。
所有聖人都清楚這一點,這也是他們奮力展教派,爭奪氣運的原因。這是真正的大道之爭,造化之爭。輸的的人很可能就此沉淪,看著別人攀登高峰,自己前進的路斷絕。
元始天尊是驕傲的,但凡這樣的人,都對實力看得很重,不如自己的人,他們高高在上,但自己厲害的人,他們往往很是順從。這是一種對力量的臣服,無關品質。
想著輸掉這次大劫所產生的種種可怕影響,元始天尊心越是難以承認,本來通天教主修為就自己高了,作為兄弟,自己已經忍了數百萬年,眼睜睜的看著截教一教獨尊,看著他超越自己。
在關乎著大道前途的氣運爭奪上,自己能忍到現在,對得起兄弟之情了。如果二人身份換過來,闡教獨尊於世數百萬年,難道通天就能安於現狀,因為兄弟之情而沒有任何心思?
“大道之爭,不啻於生死之爭。通天,雖然你怨恨我不顧兄弟情義,但你也從來沒有站在我的角度想過。難道就因為你是小弟,我們就該都讓著你?就該無條件放棄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道途,成全你一人?”
元始天尊眼簾低垂,看了一眼老子,心不由哂笑,“大師兄立人教,先天佔盡優勢,和你沒有大的氣運衝突,仍對你出手,誰才是最不顧兄弟情義之人?我為了大道,堂堂正正和你對決,何錯之有?”
心轉過種種念頭,元始天尊已經有了決斷,淡淡道:“大師兄,我為了破誅仙劍陣已經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如果就這麼承認失敗,我不甘心啊!”
老子安慰道:“不過是一時成敗而已,你我都是聖人,擁有無數次捲土重來的機會,大不了下次量劫時,再做過一場就是了。”
元始天尊心冷笑,老子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對聖人來說,的確有著無數次重來的機會,但成就更高層次的機會卻有限。如果只想做一隻鹹魚聖人,的確可以把一時勝負看開,但能證道混元的人,又怎麼可能是鹹魚心態?
原時空太始境之路已經斷絕,所有聖人再怎麼爭鬥,也僅僅是在聖人境打轉,所以這種爭鬥雖然也重要,不過其也有著遊戲的成分,氣運之爭沒那麼激烈,甚至不如麵皮重要。
但自從得知天帝正在衝擊聖人之上的境界,彷彿給聖人們推開了一扇窗戶,所有人的心態就都變了。遊戲也好,麵皮也罷,在追求的大道面前,又算得了什麼?
這也是元始天尊不惜和魔教聯手,也要贏得這次大劫的根本原因。這種情況下,氣運之爭就關乎著道途,朝夕必爭,錙銖必較。
元始天尊默默想著心事,老子一時也猜不出他的想法,對沒能打敗截教,他也很遺憾。
通天教主是能夠威脅到他的存在,天帝證道已成必然,那麼洪荒世界能成就幾尊聖人之上的大能?
老子雖然不清楚這一點,但他知道越靠前才有機會,所有能威脅到自己的聖人,都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