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勝神洲伏羲有媧氏zheng
quan統治人族期間,另幾大部落也各有發展,其中以黃龍氏和炎龍氏部落最為昌盛。
一者這兩洲人口較多,土地又富饒膏腴,文明一旦得到傳播,其興起之勢超乎想象,不過一萬多年時間,已經成為人族精華之地,雖然還比不上東勝神洲,但也遠超西牛賀州和北俱蘆洲。
中聖靈洲黃龍氏同樣也傳了許多代,逐漸發展成六個中堅部落,分別以熊、羆、貔、貅、貙、虎為圖騰,故其部族又稱有熊氏。
有熊氏部落當代首領名天黿氏,又稱雷澤氏,是一位非常賢明的首領,因闡教在中聖靈洲傳道,他也拜入闡教門下,學習雷法。
如今天命漸漸轉移,地皇將出,這在諸教派中並不是秘密。天黿氏同樣有證道野心,遂努力發展部落,並加深和闡教的聯絡,希望獲得聖人的支援,從而成就如先祖伏羲那般的功績,以證道地皇。
但有這樣想法的並不止天黿氏一個人,南瞻部洲的現任首領炎帝魁隗,以及西牛賀洲白龍氏之後,九黎部落之主帝虺同樣雄心勃勃,希望證道地皇。
帝虺和西方教聯絡緊密,雖然西牛賀洲人族實力較弱,但他背後站著兩位聖人,贏面同樣不小。
炎帝魁隗見天黿氏和帝虺都背靠聖人,也不得不進一步加強和截教的聯絡。
不過魁隗心思深沉,截教聖人雖然厲害,但闡教聖人還是其兄長,若與闡教對上,上清聖人未必會一直支援自己。而帝虺背靠西方教,身後兩尊聖人,同樣棘手。
魁隗為了增加勝算,就在祭祀天帝和南方赤帝的時候,和天庭取得聯絡,希望得到天庭的支援。
赤帝昊天主管南瞻部洲數萬年之久,暗中佈下了不知多少棋子,人族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法眼。
魁隗能這麼做,一方面是確實需要天庭的幫助,另一方面也是他算計的結果。在晾了魁隗一段時間後,才故作勉強的回應,承諾只要魁隗氏zheng
quan忠於天庭,可奏請天帝給予支援。
魁隗大喜過望,有了截教和天庭兩方面的支援,他信心大增,對地皇之位勢在必得。不過為了更加取信靠山,他讓自己的兒子分別拜入截教和天庭。
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名祝融,二兒子名共工,小兒子名神農,俱是天資不凡之輩,不但對治理部落,行軍打仗方面極有天賦,便是修道資質也遠超常人。
魁隗本想讓三個兒子都拜入截教,但在搭上了天庭後,就讓自己的小兒子神農上天,在赤帝身邊做一個隨侍童子,以表達自己對天庭的恭順和忠誠。
讓他高興的是,據說天帝在看了自己的小兒子後,十分欣賞,說他有火德之相,不但多有嘉勉,還准許其在太陽星附近修煉。
魁隗一族修煉的是祖先伏羲所創出的《太昊道典》,據說當年還得了女媧聖人的完善,乃是三界一等一的高深da
fa。
此道典中包羅永珍,金木水火土一應俱全,分賜給五個兒子。
炎龍氏部落主要修煉的就是火系道法,魁隗三個兒子中,除了二兒子共工這麼個異類之外,祝融和神農都是玩火的大行家。
如今神農能在太陽星附近修煉,那是天大的機緣。怎能不讓魁隗高興?
更重要的是,這從側面也可看出天帝的態度,對自己還算是滿意,要不然肯定不會賜他兒子機緣。
這種天意垂青,才是魁隗最為看重的,關乎到他能否順利證道地皇。
天庭,東王公在見了神農之後,一眼看出此子氣運濃厚,身上不但有著濃郁的火德氣息,甚至連太昊氏殘留的木得之運都承接了不少,如此木火相生,使得他不但在火之一道上天賦超卓,同時對木之一道也深有研究。
這種情況跟青帝十分相似,都是以木之大道演化火之大道,二道同修,以木為柴,以火為用,使得修煉速度很快。
所以這神農不但得到昊天的欣賞,便是青童君也對他青眼有加,覺得跟自己的道先天契合,就想要收來做個徒弟。
昊天心中暗喜,他之所以暗中佈局,就是想在這次地皇證道中得些好處,所以想要扶持魁隗,如今若能拉青帝一起,勝算就大了很多。
於是,在昊天的提議下,神農就拜了青童君為師,跟著他修煉木火相生之道。
青帝是春神,花草樹木之神,本身對木之大道的理解又遠超常人,所以連帶神農也跟著受益,幾乎將天下花草樹木認了個遍,並對其效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