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月訝然,看向皇帝信任的目光,心中瞭然,讀懂了皇帝的意思。
原本這樣的事不該夏靜月接手的,不管是宮正司還是宗人府,或者大理寺都比她名正言順。但皇帝卻派她來查,可見皇帝還是有顧慮的,顧及他以及皇家最後的體面。
夏靜月做了這麼久的御前女官,如何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要查,要震懾眾人,但又要一個能維護住皇家體面的結果。
同時,皇帝讓夏靜月來查,是一個可進可退的法子。如果是宮正司或者宗人府等正式衙門查出來的結果,不管大小都得立案辦事,極容易牽涉出其他難以掌控的東西進來。現在由夏靜月來查,皇帝就可以對最後的結果進行靈活的判定,可公可私,可重可輕,不用按律例來辦。
皇帝還是怕啊!
皇帝要一個交待,是一個由他能掌控得住的交待。
夏靜月懂了之後,走了出來,向皇帝行禮說道:“兒臣遵命。”
夏靜月回答了遵命,而不是遵旨,皇帝便知道夏靜月聽懂了他的意思,對夏靜月再次高看了一眼。暗想,老四媳婦比老四上道多了,這事若是讓老四來查,誰都別想還有臉面存在。
“你儘管查,父皇給你撐腰。”皇帝難得地和顏悅色說。
夏靜月領了皇帝的令後,沒有馬上去查,而是以監督的身份從宮正司點了人,又從萬昭儀那裡請了知夏等人來查。她這樣做,一則她不擅長查案,二則也是靈活應用,不管查出什麼結果,都不會導致什麼髒水都往睿王府潑來。
經此事,夏靜月對於皇家之事,是謹慎了又謹慎。
但再謹慎,她也要為穆王妃出一口氣。那麼,請來萬昭儀身邊經驗豐富的如夏姑姑就是最妥當的辦法。誰都會放過幕後之人,唯有如夏不會放過。
嬋兒雖然死了,但她是穆王妃身邊的大侍女,穆王妃身邊的侍女丫鬟人數不少,嬋兒天天跟在穆王妃身邊,行跡自然也都落在旁人的眼中。
這一細查,穆王妃身邊的侍女全部指向了顧幽。
“嬋兒在王府並無異常,若說有異動,那是進宮之前,在宮門前,嬋兒曾與康王妃獨處過,奴婢好像還看到嬋兒從康王妃那裡接過什麼東西塞在袖子裡……”
這份口供,不是一個兩個人指證的,而是有五六個人指證,甚至連如秋都表示看到過。
眾人的目光迅速移向了顧幽――幕後主使是顧幽?
許多人想到了夏靜月與顧幽的恩恩怨怨,兩女同為御前女官,先前顧幽喜歡睿王的事許多人都知道,但最後是夏靜月嫁給了睿王。還有與百坻之戰時,在邊關的種種傳聞。
眾人很快明白了,是顧幽指使人下毒,然後嫁禍給夏靜月的。
除了顧幽,其他也想不出來,還有誰會跑去對付夏靜月。睿王都快要死了,睿王妃也即將失勢了,根本就沒有了算計的價值。
那麼,會這樣做的,只有私怨了。
“沒想到是康王妃!好歹毒的心思!”
“她都嫁給康王了,為何還跟睿王妃過不去?聽說還跟寧王暗中有一腿呢!”
“最毒婦人心。”
“還說什麼京城第一才女,第一美人呢,不僅為人淫蕩,還心腸歹毒,這樣的人該拉去浸豬籠了。”
面對眾多竊竊私語,顧幽表面平靜,但心頭已經翻騰不休了。她緊緊地攥著拳頭:怪不得,怪不得!那麼笨拙的下毒手法,只要動動腦子就能查出來,原來在這裡!
早在嬋兒被如秋指了出來,顧幽就知道她要倒大黴了,也想明白了在宮門前嬋兒為何要悄悄地拉她,還與她說那麼多平常的話。
當時,顧幽比穆王妃先到了一步,她看到穆王妃的輿車就在後面,身為弟媳,就停了下來等穆王妃過來,並去問候對方。
顧幽的確是抱了交好穆王妃的心思,萬昭儀現在極受帝寵,即使她與萬昭儀有私怨,但在明面上不能讓對方抓到錯處。所以她問候了萬昭儀後,見穆王妃身邊受重用的侍女來跟她說話,就與其多聊了幾句。期間,她們說的話都是極平常的話,唯一讓顧幽不解的是,嬋兒與她拉扯的事。
如今全然想明白了。
這是計中計,套中套,明是設計夏靜月,實則是陷害她!
在場的,誰不知道她與夏靜月的恩怨?一旦咬定了她,她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雖然這個嫁禍的辦法還是有些笨拙的,但非常管用,倉促之間,她去哪找證據來證明自己是無辜的,是被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