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牛長(1 / 2)

小說:秦農 作者:玉米粒皮皮

張鵬被都田嗇夫牟一路拉著向官寺外走去,就聽這位一直對自己青睞有加的長者道:“操邦柄,慎度量,來者有稽莫敢忘······”

張鵬並不明白這段話是什麼意思,頓時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牟見狀,怒其不爭地解釋了一番,張鵬才曉得此語出自大秦的“官吏行為規範”——《為吏之道》!

其實這《為吏之道》,乃是南郡守‘騰’在其郡內大力推行的一版識字課本,旨在以鮮活的語言告訴那些志在為吏的年輕史子們,身為大秦官吏應當具有哪些道德品質!

後來,因《為吏之道》的影響逐漸擴大,遂成為全國通行的行為規範,凡是新上任的官吏,無論爵位、職權高低,都要全篇背誦,

這幾日都田嗇夫牟一方面在忙於交接公務,另一方面就是在背書呢。所以此時說給士伍鵬聽,不但頭頭是道,而且還有一種炫耀的心裡在。

見張鵬聽的認真,牟便滔滔不絕:“這《為吏之道》的開篇,便是‘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汝方才說的那番話,明擺著是信不過縣丞,擔心他私吞了這制米線之法!”

被說破了心思,張鵬卻毫無愧色,道:“事關里人生計,小子不得不謹慎而行。若有失言之處,還望長者代小子向上吏解釋一二。”

都田嗇夫牟擺了擺手,道:“縣丞並非是惱怒你不信他,而是傷感於天下百姓皆畏吏甚於虎。誠然,天下之大,總會有些良莠不齊的情況。那些惡吏為非作歹,不但傷民,更壞了吾等秦吏的名聲!“

“可我大秦以嚴刑規範吏治,就是要揪出這些害群之馬,讓黔首安居樂業······”

張鵬沒想到種田出身的牟也能有如此抱負,心中不禁在想“秦吏”究竟是怎樣一種群體,能讓人擁有這種榮譽感和責任感?

牟鄭重地看著士伍鵬,一字一句地道:“小子,你切記住,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熱愛祖國、尊敬上級),二曰清廉毋謗(為官清廉、不得以權謀私),三曰舉事審當(舉止得當),四曰喜為善行(助人為樂),五曰恭敬多讓(和諧相處、謙讓有禮)。”

張鵬被牟突如其來的教導弄得有些不知所措,連忙懵懵懂懂地點頭。可心裡卻道:“我就是一個放牛的,和我講怎麼當官,不是風馬牛不相及麼?不過秦朝對官吏要求和後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竟然很是相似啊,沒想到兩千過年前就對官員做出這麼詳細的規定了,若是能一直持續下去該多好啊。

不過牟的話還沒完,他掰著左手指頭數了五個,又舉起另一隻手數道:“小子聽好,吏還有五失,不得誇以迣【zhi】、貴以泰(不能誇誇其談不做事、行為奢侈),不得犯上弗知害(不能犯上作亂、目無法紀),不得賤士而貴貨貝(不能輕視人才,見錢眼開),不得見民倨傲(不能見了人民群眾擺官架子)。”

張鵬繼續點頭,道:“上吏好學問。”

終於,兩隻手都用完了,牟得意地拍著張鵬的肩膀道:”小子,你且牢記,毋要用你的心思去揣度上吏,我秦吏還不屑於做那傷民謀財的骯髒事!“

話已至此,張鵬稽首一禮,歉意道:“全是小子齷齪,上吏萬勿見怪!”

牟點了點頭,又說:“士伍鵬,本吏也不瞞你,吾十分看好你,所以才幾次替你擔待,你可不要辜負了我對汝的期望······”

張鵬連忙再拜:“小子銘感五內······”

“哦,對了。”牟親自將張鵬帶到官寺外,好像是突然想起一件事,說:“清河裡的十一頭耕牛已經送到縣裡了,正好汝來得巧,便趕回去吧。”

“當真?”張鵬立刻陷入狂喜,這可不是一兩頭牛,而是十一頭啊!有了這些大傢伙補充到牛舍中,他就可以嘗試優生優育,培育出更加強壯的牛來,到時候再贏得幾次賽牛,酒肉還會少麼?

見張鵬一副眉開眼笑的樣子,牟搖了搖頭,從懷中掏出一塊兒掌心大小的楊木牌,道:“如此一來,豐牛裡的耕牛超過了十五頭,還當一個牛倌便有些不妥了。”

說著,他拉住張鵬的手,將楊木牌放在後者的手心上,道:“從現在起,你便是三樹裡的牛長,雖無爵寡俸,但從此便是官府中人,可任命牛佐一人。”

張鵬握著木牌,低頭看了一眼,只見上面寫著:“豐牛裡牛長鵬之憑。”

他呆呆地看向牟,一時語噻,不知說什麼好。

無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