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秦的首選。
雖有童僕三百,也皆是敢死之士,但他卻並沒有用一人來此。張良不想洩密,也不想枉顧那些童僕們的性命。國仇家恨,俱在己身;生死存亡,便在十日之後!
滄海力士走過來,他已經在土坡上反反覆覆練習過很多次了,一百二十斤中的巨大鐵錐,在其手中彷彿就像是吃飯的竹箸一般,運用自如。
此地乃是博浪沙唯一的一處山丘,黃土堆積之下高達三丈有餘。不但緊鄰大路,而且崎嶇不易攀登。嬴賊必定從此丘下經過,到時候滄海力士突然登高發難,以巨型鐵錐由上而下飛擲嬴賊車駕。
到時候人、馬、車三者俱碎,不信他能有命離開!
至於如何事先隱匿於此,避開秦軍的偵騎,張良也早有打算。就在他的身後不遠處,兩把鐵製耒耜正插在地上,旁邊就是一個可以容納自己和滄海力士坐臥自如的坑洞。
只要提前兩日攜帶食物和水進洞,再以鬆土石塊堵住洞穴,只留小孔換氣,當可神不知鬼不覺地容身。
萬事俱備,只待客至。
張良又尋思了片刻刺秦成功後的脫身之策,也沒發現什麼漏洞。
他不是什麼迂腐之輩,怎麼會把自己搭進去?知道此次行動的,還有張大俠。
張良已經與這位沒有什麼血緣關係的同宗之輩相約,刺秦成功後,張大俠率人馬於一裡之外接應。
也就是說,張良只需要全力跑出一里地遠,就可以逃出生天。至於斷後之人,他看向滄海力士--此人乃是東夷野種,犧牲在此也不可惜。
就當他躊躇滿志,已經開始在心中策劃天下大亂之後該如何收拾殘局的時候,遠處跑來二人,一下子引起張良和滄海力士的警覺。
等來者奔至,才看清原來是張大俠手下的劍豪--陽夏吳叔和一個並未謀面計程車伍。
“汝何故至此!”張良有些惱怒。
吳叔也顧不上對張良的成見了,站在土丘之下仰脖喊道:“張子房,貴客已於前方百里處轉向淮陽!”
“什麼?”張良聞言,頓時胸口如遭重擊,驚疑道:“怎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