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騎虎難下(1 / 2)

小說:秦農 作者:玉米粒皮皮

吳縣,縣寺之內。

司馬欣與縣令李珪相對而坐。堂內擺著燃炭的銅爐,裡面放了幾大塊兒燃得正旺的炭火,給室內帶來溫暖氣息,阻擋了外面寒冷的空氣。

喝了口熱水,就聽司馬欣緩緩開口道:“下官方才的提議,不知尊縣以為如何?”

李珪沒有立刻作答,而是用佈滿皺紋的手執輕輕撥弄著水杯。他嘆了口氣,用手微微捻著自己翹起來的山羊鬍須,皺著眉頭思慮了半晌,最後依然搖了搖頭。

“非是本吏不想受理,只是此案已經時隔多年,又發生在千里之外的櫟陽,不在本縣轄內。若是追究,須有當年的舊檔為憑,可汝方才也說舊檔早已不存,那又如何能夠為證追訴呢?且項氏在楚地頗有威望,又與朝中許多王孫有著姻親關係。即便是本吏有心,也不能隨意處置,又怎能憑爾一家之言,就斷然作出決定呢?“

司馬欣吸了一口氣,雙手放在腿上不由自主的搓了搓手指。他組織了一下言語,才開口說道:”下官早年也擔任過獄掾,對司法不敢說精通,倒也十分熟悉了。此案雖難,卻也不是不能辦理,只需勞您費心,遣人跑一趟櫟陽罷了。本吏······

沒等司馬欣把話說完,李珪就直接擺手打斷。語氣生硬地說道:“汝若是非要追究此案,那便請郡守下令,只要見到爰書,本吏照做罷了。”

聽得李珪如此說,司馬欣知道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他雖是少府長史,但和秩在二千石的封疆郡守還有很大差距,郡守見不見自己都難說,根本不可能說動郡守幫忙。於是他直接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本吏就先告辭了!”說罷轉身就要出去。

李珪見狀,也不阻攔,提高了聲音說:“項氏非一般土豪,司馬長史若是操之過急,導致事有不諧,本立自當秉公上報。即便少府有監察之責,也不可干預地方政務,汝可要想清楚了。”

司馬欣腳步頓了頓,冷哼了一聲。抬腿就向外離開,邊走邊道:“多謝提醒,李縣令的好意,本吏心領了。”

待司馬欣走後,李珪枯坐在主位上。他揮手遣退侍立在側的僕人,倚著案子,用手指按動眉心。即便是宦海浮沉十數年,李珪也不由心煩意亂起來。

他主政吳縣數載,一直實行的都是寬以待人的懷柔政策,對遊俠、六國遺族都沒有趕盡殺絕,而是使其安居樂業,各守本分,這才有了吳縣如今的繁華。

但是在繁華的背後,也不是沒有危機,比如楚國貴族項氏,就是李珪一直以來的心頭之患。

項氏在會稽素有威望,賢士大夫皆出其下,當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辦,不但受各方信服,就連許多桀驁不馴的遊俠、豪強,也是其座上之賓。說實話,若是沒有項氏多方維護,他李珪也很難讓吳縣如此風平浪靜!

而且郡守那裡與項氏的交情也不錯,倘若倉促懲處項氏叔侄,必然會引起縣中混亂,這既與他主政的策略不相符合,又必然會將他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這是李珪怎麼也不願看到的結果。所以他在儘量維持地方穩定之餘,只能對豪強的勢力進行微調,儘量用最小的代價維持地方穩定繁榮。

但司馬欣的到來,給這種平衡增添了一絲變數,不知是福是禍。

再說司馬欣出了縣寺,正欲帶領隨從的吏役離開,就見一個商賈打扮的人突然走上前來。雙方似乎認得,吏役並沒有阻攔。那商賈到了近前,在司馬欣身旁站定,附於其耳便小聲說了幾句。

很明顯,這商賈也是少府中人,專以商人身份被徵召,利於打探賈市訊息。

“什麼!”司馬欣聽了來者通稟,頓時臉色一變,立刻就對身旁的一名吏役下令道:“傳本吏之令,召集吳縣少府所轄之吏。立刻於賈市集結,封住所有入口。沒有本吏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帶上強弓勁弩。本吏倒要看看,這吳縣究竟是誰家之天下!”

······················

時間回到一炷香之前。

張鵬與碩護著受了些輕傷的周弋,站在賈市的空地當中,被項羽用話逼住。

此時此刻,張鵬是動手也不是,不動手也不是,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若是動手擒拿項羽,合張鵬與碩之力,未必不能將只有十五六歲的項羽拿住。可兩個成年秦吏與一少年動手,說出去也不好聽。

另外,項羽身後帶著的那些劍豪、俠兒們,也簇擁其左右,一個個躍躍欲試。倘若矛盾激化,動起手來,不能保證這些人不上來幫忙。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