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商賈“進”(1 / 2)

小說:秦農 作者:玉米粒皮皮

秦代的人吃麥子基本是不去殼的,他們食用的是現在看來很營養、很貴、很有逼格的全麩麥子。這東西雖然養生,但卻苦了所有人,是真他娘難吃。

其實不要說在兩千多年前了,就是後世的改革開放前,很多地區依然吃全麩麥子,它們可不是為了養生,而是真的窮。

王繼差點被張鵬的計劃給逗樂了,他無奈的笑了幾聲,就勸張鵬還是謹慎為好。

張鵬覺得自己還算是比較謹慎的,帶著陳勝和碩從縣寺出來,就直奔賈市而去。碩家的工肆現在生意極好,新式耕犁除了要滿足官府的需求,普通黔首要買可是要預定的。

不過,由於新犁只是新在理念而非技術,所以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仿製品。論起山寨的能力,中國人從不輸於人後。

好在張鵬有先見之明,提前讓碩父楊在賣出的農具上雕刻出特有的徽記,算是確立了品牌。再加上官府的訂購量很大,所以生意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讓陳勝陪著碩回工肆幫忙,張鵬獨自一人直奔糧肆而去。這位糧肆的商賈,就是原先要向張鵬購買米線的那位“進”。

一進店面,撲面而來的就是糧食特有的清香氣息,品種多樣,這個時代該有的糧食,這裡一應俱全。不但分門別類地裝在不同的木箱內,每個木箱上還繫著小木塊,上面是清晰的標價,和後世的超市並無不同。

店的最裡面,是硬木的櫃檯,見到張鵬進來,夥計立刻迎上來。

請張鵬進了後堂,後堂的院子被隔成好幾個小屋,夥計帶著他進了左首第一間。

裡面有個微胖的中年人,見到張鵬進來,起身笑道:“上吏蒞臨,這是要照顧小的生意麼?”

張鵬微微一笑,從懷裡掏出個布袋,用手顛了顛,然後遞給對方,同時打趣的說道:“看來你每日裡惦記著我,就是為了生意啊。”

那微胖的中年人正是糧商“進”,他哈哈一笑,接過布袋開啟。卻見裡面全是未退殼的麥子。

張鵬也不理他,走到案邊墊了軟墊的席子上,舒舒服服的跪坐下來。臉上帶著似笑非笑的表情,對“進”說道:“進兄,俺上次和你說的事情,不知汝可想好是否願意?”

聽到這話,彷彿是貼在進臉上的笑容就像是被捅破的面具,看得出他內心頗為掙扎。既然笑不出來,商賈索性收起職業性的笑容,壓低了聲音說道:“敢言上吏,麥子的生意,俺怕是做不了。”

“這有什麼好怕的?不過是問問你敢不敢承擔風險投錢罷了。你們的錢放出去借貸,難倒就毫無風險麼?”張鵬有些不屑的答道。

進聽了這話,忍不住苦笑起來。糧肆的確有些閒錢在外面放貸,雖然是打擦邊球,可民不舉官不糾,是沒什麼大問題的。誰還沒有個要借錢的時候,不光糧肆是這般做法,其他的商賈都一樣。

現在的商賈不管做什麼生意,收入來源的大頭往往不是經營收入,而是靠放貸。中國最早的放貸業務和貨幣兌換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早些年很多國家的君主為了打仗也要向商人借高利貸!

張鵬曾在主持冬種之時給進寫過一封信,他向進描述了小麥可以製作成的種種美味。進被說的心裡癢癢,事後好不容易收了心思,冷靜下來反思,才覺得自己不能再胡思亂想。冬種靠不靠譜還不知道,可張鵬的種種瘋狂想法,總讓他覺得放心不下。

但此時又聽張鵬用理所應當的語氣繼續說起“瘋話”,進又覺得心裡頭的想法不由得鬆動了。

張鵬也看出了進的動搖,他繼續率直的說道:“你有資金,我有技術,此事吾等儘可以攤開了談。爾若覺得我賺錢的路子可靠,信了我的技術,就把錢投入到我經營的買賣當中······”

“別講了。”進的聲音幾乎是哀求。

見張鵬並沒有繼續講吓去,進用力搖了搖腦袋,彷彿是想把張鵬的話從腦袋裡面甩出去。鎮定了情緒,進說道:“上吏。你若是要借錢,就說。別的話什麼都別講了。”

張鵬也沒有再說下去,他把話題轉回到當下的事情上,“我此次找你有三件事。第一件事,自然是讓你參與麥子的生意。第二件事,如果買賣做得大,錢上來往要存在你家。第三件事,你給我看看有沒有誰的河船要賣。要什麼樣的船,我已經寫了個大概的計劃。”

說完,張鵬把一塊麻布遞給進。

中國是世界上造船航海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國就製造舟楫。早在商代就出現帆船運輸,並且當時已造出有艙的木板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