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它的密度而隨時在變化著的。這很象穿著新棉襖特別暖和,舊棉襖就不太暖和的情況一樣。新雪的密度低,貯藏在裡面的空氣就多,保溫作用就顯得特別強。老雪呢,象舊棉襖似的,密度高,貯藏在裡面的空氣少,保溫作用就弱了。
而且,雪不但可以保溫,還能增添肥料!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據觀測,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麼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達7.5毫克。在融雪時,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帶到土壤中,成為最好的肥料。
再者說,積雪能夠凍死害蟲。雪蓋在土壤上起了保溫作用,這對鑽到地下過冬的害蟲暫時有利。但化雪的時候,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害蟲就會凍死。
所以說冬季下幾場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明眼人都明白,若守都田嗇夫鵬不是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騙大家冬耕,那來年春的豐收已經指日可待了!
所以到了十一月中旬,在許多人的暗中努力下,陽城縣縣丞王繼便接到郡中傳來的訊息——淮陽郡、陽城縣、翠花鄉、三樹裡之士伍鵬,善飼牛、制米線、為善鄉里、秋種豐收,積功累累。今以特賞,擢為陳縣都田嗇夫,加爵上造!!!
王繼本人好歹是一縣大吏,制度性鬥爭的功力頗深。即便如此,他最初也險些認為這是郡守李興嗣對鵬的青睞。
淮陽郡治下的陳縣都田嗇夫與陽城縣都田嗇夫是同一級別,同等待遇。然而陳縣是郡治所在,陽城不過是偏遠之縣。這一次挪動看似是異地轉正,其實還升了半級;再加上天下四定之後爵位封賜日漸稀少,能得到上造之爵,封賞不可謂不厚了。
當時王繼肯自掏腰包幫著鵬活動,最大原因固然是被鵬說動,願意賭一賭自己的眼力。
然而王繼畢竟是久經考驗的“老運動員”了,他的理性最終還是讓他做出了準確的判斷。有人不想讓鵬再立下功勞,所以依葫蘆畫瓢,照搬了鵬送走牟的故計,把鵬給調去陳縣。
陳縣雖然繁華且更容易出成績,但別忽略了,能在陳縣紮根的都不是易與之輩啊!各種關係層層疊疊,遠比公認的窮陽城複雜的多。鵬在陽城能夠掄開膀子大幹,沒人會阻止他。可若是到了陳縣還不知收斂,恐怕連骨頭渣子都剩不下了!
只不過,對方現在把鵬給弄去陳縣做都田嗇夫,從任何角度上都不能說這調動對鵬有惡意。而鵬的功勞又能被陽城的大小官吏徹底瓜分,甚至連自己也能落得好處。既做到了把鵬從大柳裡冬種的功勞裡完全移走,又能不落下任何話柄。
想通了這個關節,王繼放下爰書,自言自語道:“小子,今後的路,汝當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