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高炮團籠罩在一片悲傷之中,
抗美援朝犧牲幹部戰士追悼會在團部的大禮堂舉行。
追悼會現場佈置的莊嚴肅穆,主席臺上懸掛的白色巨幕上,寫著犧牲的五百多個幹部戰士的名字。在場的所有幹部戰士,全體默哀三分鐘,
表達對烈士的哀思。
沉悶的哭泣在禮堂內迴盪,
軍部領導含淚致悼詞。
高炮團四個營,傷亡最大的是三營。一個營五百人,犧牲了將近一半。營長王忠良左手臂截肢,
二連連長和指導員犧牲,三連副連長犧牲,下面的排長和班長几乎是全部犧牲。
追悼會結束,
大家依然沉浸在極其悲痛之中,
那些被暫時塵封的傷痛,
又像放電影一樣縈繞在大家的腦海中。
軍部特別表彰了野戰醫院,三十四師的常院長,
朱醫生,還有高炮團醫院的金醫生、張依一,四個人榮立二等功,
還有十幾個人榮立三等功,
表彰他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不畏犧牲搶救傷員。
已經買好機票的劉恪非父母,因為臨時有事,
推遲了行程。劉恪非和張依一商量了一下,
趁著他們沒來,
決定修整房屋。
劉恪非問過後勤科長後,後勤科長又請示了軍部,回來後答覆劉恪非,上級同意他們進行房屋改造,但是要籤一份合約,不能動承重牆。
兩人都是行動派,第二天就找了一個施工隊,和設計人員經過幾天的設計,制定了一個改造方案。
三十幾平的客廳改造成了兩廳一衛,一個二十幾平的客廳,一個六平方的小飯廳,和一個四平方的衛生間,工程並不麻煩,多加幾堵牆就行了,麻煩的是進水和排水。
好在施工隊有經驗,只用了三天就做好了給排水。趁著改水,劉恪非又買了地磚,將房間裡原來的水泥地鋪上了地磚。衛生間改造,鋪地磚,一共就用了十天時間,加上粉刷牆晾乾,也不過半個月。
改造後的房子實用多了,完工後很多人來參觀,都誇房子改得好。
房子改好後的第二天,劉恪非就接到了父母的電話,他們先從美國坐飛機到香江,再從香江飛到申城,最後再從申城坐火車到彭城,同行的還有劉恪非的大姐和二姐。
張依一把劉恪非父母要來的訊息,打電話告訴了江家人。經過商量,江家一家人幾天後也會趕來,趁著劉恪非的父母過來,兩家人一起為他們補辦婚禮。
要同時接待兩大家子人,張依一如臨大敵。劉恪非怕累著她,將一切都安排好了,包了附近一家條件最好的招待所,又購置了很多餐具,僱了一個廚師,到時候在家裡做飯,招待兩家人。
張依一要上班,春花辭了被服廠的工作,白天過來帶小樹,幫著他們做午飯晚飯,晚上帶著秀秀還回老房子裡住。
在忐忑中,張依一迎來了劉恪非的父母和兩個姐姐。
“爸,媽,大姐,二姐!”張依一依次向幾個人問好,禮貌又不失親近。
“依一,感謝你給了恪非一個家。不然,我這個怪兒子說不定就打光棍了!”張依一沒想到,劉恪非的父親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向她道謝。
劉恪非的母親嬌嗔的橫了丈夫一眼,“你在兒子兒媳面前,胡說些什麼?依一,別聽你爸胡說,恪非一點也不怪。”
這對老夫妻的玩笑話,讓現場的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
張依一所有的緊張和不安都消失了,剛看到劉恪非的母親時,她還以為這個婆婆很難搞。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很有腔調的婆婆,竟一副小女兒姿態。
瞬間,張依一就對這顏值超高的一家子好感倍增。
劉恪非的父親劉敬楨,今年五十八歲,卻依然身姿挺拔,風度翩翩。儒雅溫和的氣質,令人很有好感。
再看劉恪非的母親唐雅君,比照片上還要美,年輕時定然讓時光驚豔。她燙著一頭流行的捲髮,裁剪得體的香奈兒套裝,將她纖細高挑的身材和優雅的氣質,盡數襯托了出來。
已經五十五歲的年齡,早就做了祖母,但一點也不顯老,看起來也就四十幾歲。五官柔美,面板白皙光潔,臉上一絲皺紋都沒有。
難怪劉恪非長得這麼好看,有個美麗的母親,還有一個英俊挺拔的父親,想不帥都難。只是劉恪非清冷的氣質,一點也不像父母,也不知道隨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