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奉旨內容的那一刻,便是李靈運這個當事人都覺得意外。
國師位列超品,本身只相當於一個特殊的勳貴。
算不上多麼出格的事情。
只是,接下來的王爵與封邑,讓李靈運有點想不明白。
異姓王的存在,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不是好事。
但眾目睽睽之下,李靈運不好拆了朱平安的臺,只得受封。
從他之後,又有四位國公。
正是蘇遲、常勝、李胡以及前任鎮南大將軍“上官慶”。
這國公的位置並非取決於功勞,而是出於朱平安需要他們在朝廷上扮演的角色。
舊部裡的文臣武將各有一席國公之位,以示文武不分高下,同時還給了剩下之人一個念想。
至於李胡與上官慶。
如今大明的疆域就是昔日“鎮南軍”與“平西軍”的總和,冊封兩位大將軍有著安撫人心,收攏軍心的作用。
所以真正按照功勞來算的,其實要從封侯開始。
李從彧,周瑞安,以及其他歸順的反王,基本都在這一列。
……
一場浩浩蕩蕩的稱帝大典,用了一整日的時間。
從那之後。
朱平安特意撥了一座寬敞的國師府,給李靈運做下榻之所。
李靈運欣然入住,但是又不太適應。
你要說他命賤,沒有住過大宅子,那麼劍池的山頂可比這國公府大多了,閉著眼睛半天都走不到頭。
可他活了四十多年,早就習慣了凡事都自己來做,於是把朱平安賜給他的僕從都打發了。
自己成日就在國公府裡修建林木,清理魚池,栽種花朵。
只有閒不下來的時候,心裡才覺得充實。
他本意是打算回劍池的,可是馬皇后肚子裡的小徒弟又要降世。
所以,得先把師徒的名分確立了再走。
正好如今李從彧也在金陵。
他獲封“武信侯”,平日裡時常登門,師徒倆試劍比武,這日子都變得有滋有味起來。
……
這日,皇宮中。
到了小公主的預產之期。
李靈運來到宮中,與朱平安一同在側旁的宮殿中等著。
至於太子朱益明和秦王朱益順。
朱平安對他們寄予厚望,所以打從大明立國之後,這兩小子就閒不下來了。
朱平安將一份與拜火聖子締結的盟誓取來,遞給李靈運。
這盟誓上寫著,拜火聖子以及拜火教,將會舉全教之力幫助大明收復西域,但在西域之地需以拜火教為國教。
等將來拜火教反攻波斯與天竺時,大明需要在後方給予支援。
李靈運仔細翻讀過後,大致看懂了朱平安的用意。
他對西域未必有多大的征服興趣。
即便,這塊土地在過去的久遠歷史中,一度是中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可問題在於。
如今西域小國林立,教派相爭,始終沒有真正成了氣候的大國。
一旦狼庭對其施加壓力,整個西域沒有任何反抗力量,就會直接變成狼庭侵犯邊境的爪牙。
朱平安志在天下,當然不會留下這麼一個隱患。
最理想的方案。
其實就是讓西域整合成一股力量,然後與燕家統治下的定北軍一起,形成一條人為阻擋狼庭與中土王朝直接接壤的漫長邊界。
兩個龐然大物透過這條邊界進行博弈與試探,可以避免大規模的直接交鋒。
李靈運看到這裡,又想起了燕守戰曾經表露出的野心。
——裂土封王
彼時,天下還是大元的王土,他可以理所當然的慷他人之慨。
可如今大明建立,他本人也與大明的國運聯絡在一起,立場的變化,就會帶來態度的轉變。
因為有燕雲歌的存在,李靈運打心底是不希望與燕家撕破臉的。
但這最終的決定權是要落在朱平安身上。
“陛下打算如何對待燕家?”
朱平安察覺到師兄話裡有話,笑著道:“師兄去過漠北,知道的事情肯定比我清楚。既然這樣,我想先聽師兄的意見。”
李靈運於是如他所言,將自己前往漠北的經歷講述出來。
尤其是與當代大將軍“燕守戰”的談話,以及他與下一任燕家領袖“燕三”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