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彧離京。
不少相熟的將門後輩前來恭送。
道王作為如今的皇太弟,位同儲君,代表建武帝送上一程。
李從彧人雖然老,但目光依舊顯得清明。
他看著道王,開口道:“老朽聽聞道王對道術頗感興趣,當年師尊也曾留下些許感悟。此番回去劍池,我嘗試將其整理出來,贈予道王。”
道王聞言,不由眼前一亮。
“那就謝過老國公了!”
他常在玄皇和其他道門高人身旁,知道國師在道術上也有著不俗的功底。
而且,神霄派的林九道,自稱就是遇到了正在飛昇的國師,並且從國師手裡得到了一篇感悟。
林九道美其名曰,命作《仙人經》。
因為玄皇不欲窺探他人機緣,道王一直覺得心癢,卻也沒法當面一觀。
如今,李從彧竟然願意把國師的心得整理出來。
只是這一手。
道王對定國公府的好感就上升了許多。
難怪他們是大明第一將門。
李從彧也很高興。
自己臨走時,還能再刷一波道王的好感,只要自家子孫不犯蠢。
接下來道王穩坐江山的幾十年。
他們定國公府就不怕會被道王疏遠。
直至李從彧離京。
道王回到王府,立刻又取出了寫有自己道號的巾帶。
他如今快要修成陰陽捲了。
到時,自己的道號上就可以再加上“陰陽”二字,全稱“九天普濟陰陽道人”
這些這是大道號,皆由道籙上的境界組成。
對應道籙,則可進一步將其深化。
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
道號的變化,可以體現出對於道法的感悟和理解加深。
譬如,“九天”之後可以加一個“宏教”
“普濟”之後可以加一個“生靈”。
“陰陽”作為三品道籙,對應的理解也會更多,倒是可以再加兩個詞綴。
他誓要成為大明道號最長的道士!
……
玄皇注意到了小兒子的變化。
但是他願意修煉“金錢道術”,並且特意去接觸政事,這讓玄皇對他的要求已經無限放低了。
只要能順利接下的大明,剩下的隨便他折騰吧。
至於建武帝。
他站在皇者的立場上,將道王的行為視作是權術的一種進步。
為此,建武帝甚至還打算立下一道詔書。
凡是帝王修道的,那麼稱呼帝王的道號之時,不論長度多寡,都需要完整記下,不得有任何簡化。
這是一種服從性的敲打。
假如這點規矩都不願意遵守,建武帝就有理由懷疑,底下人有不臣之心。
需當趁早將其斬除!
……
經過月餘的奔途。
李從彧終於回到了劍池山裡。
一到劍池,他整個人就像是容光煥發,返老還童。
接近百歲的年紀,每日上山下山,無有不利。
這倒是看呆了石寵以及一眾劍池小輩。
畢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
是如今年過七十有餘的李挽。
李挽的腿腳已經不利索了,平地行走尚可,一旦遇到爬山的事情,那就只能讓別人抬著他。
可偏生,李挽又不是喜歡給人添麻煩的性子。
他乾脆直接在地勢低平的虎狼山莊住下。
每日晨醒之時,望著斜陽將屋前兩棵連理枝的影子照進屋裡,比翼鳥在樹梢之間跳躍。
這就像是爹孃還在人世一樣。
他膝下的子女,如今各自有了前途。
有開了一間酒樓,自己做掌櫃的。
有一心苦讀,準備考科舉的。
還有的摒棄了劍術,轉而選擇拳腳功夫,然後開了一間武館收徒弟的。
李挽早年也曾有過遺憾,可是現在來看,一切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劍池沒有成為他一家的私物。
自己與爹是劍池歷史上唯一的父子劍主。
可是他們給後人開了一個好頭。
所以,如今徒弟石寵繼任劍主的位置,可以大大方方娶妻生子。
他與蕭娥的子女,同樣有選擇未來前途的權利。
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