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壽慶典圖》之“幕後準備”

如此鋪張為一個人辦生日,在我們今天看來實在有些揮霍無度。不過,假如我們站在老太后的立場,那她真是一位幸福的老人了。子孫孝敬、照顧細緻,使得老太后不僅保養得好而且心情好,所以在80多歲時依舊“動履康強,不煩扶掖”,身體是很好的。

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到圓明園。皇太后駐蹕圓明園期間,幾乎都住在長春仙館,因為這裡距皇帝處理政務的正大光明殿和皇帝的寢宮九洲清宴都很近,便於皇帝給皇太后問安侍膳。正月初九日,乾隆帝陪著皇太后在九洲清宴一邊進膳,一邊觀看節日的燈火,妃嬪和皇子、皇孫們也都陪侍在旁,“五世同堂,同伸歡忭”。乾隆帝見皇太后“慈顏康豫,不減常年”,非常高興。這一年,皇太后86歲,乾隆帝67歲。他想皇太后90歲大壽時,自己也是71歲的老人了。那時一定要為皇太后更隆重地慶祝一番。正月十四日行完祈谷大祀後,乾隆帝聞知皇太后身體不豫,趕到長春仙館看望,當天晚上還陪著皇太后在同樂園進晚膳。皇太后當時的病情並不重,只是偶爾違和,抓緊調治後,病情大有好轉。可是沒過幾天,病情出現反覆,而且較前加重。皇太后不想把病情轉重的事讓皇帝知道,怕引起兒子煩心,影響理政,所以在皇帝問安時,故意談笑如常。到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情已十分嚴重,這一天乾隆帝看望了母親兩次。這天深夜,皇太后已進入彌留狀態。乾隆帝守候在旁。到了二十三日子刻,皇太后“痰忽上湧,遂於醜刻病逝”,終年86歲。

孝聖皇后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壽數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於首位,在中國曆代皇太后中也是罕見的。

孝聖皇后個人小檔案

姓氏:鈕祜祿氏出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一月二十五日

屬相:猴父親:凌柱

丈夫:雍正帝胤禛子女:1子,即乾隆帝

成婚:康熙四十三年(1704),13歲封熹妃:雍正元年(1723)二月十四日

封熹貴妃:雍正八年(1730)四月尊為皇太后: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十三日

最得意:享盡人間富貴卒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月二十三日

享年:86歲入葬:乾隆四十二年(1777)四月二十五日

陵寢:泰東陵徽號: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后

諡號: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

穆敬天光聖憲皇后

相關閱讀書目推

第三部分 最享福的皇后——孝聖皇后(6)

(1)萬依、王樹卿、劉潞著《清代宮廷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清代宮史研究會編《清代皇宮陵寢》,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3)閻崇年著《正說清朝十二帝》,中華書局,2004年

(4)徐廣源著《清西陵史話》,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附錄1:

泰東陵的獨創之處

孝聖皇后的泰東陵坐落在河北省易縣清西陵境內,位於雍正帝的泰陵東北約1公里處的東正峪。泰東陵是清西陵3座皇后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乾隆元年(1736)九月,主持泰陵工程事務的恆親王弘晊,內大臣、戶部尚書海望向乾隆帝請示:雍正帝入葬泰陵地宮後,是否給皇太后預留分位?乾隆帝不便作主,轉而請示皇太后。皇太后降懿旨:“世宗憲皇帝奉安地宮之後,以永遠肅靜為是。若將來複行開動,揆以尊卑之義,於心實有未安。況有我朝昭西陵、孝東陵成憲可遵,泰陵地宮不必預留分位。”乾隆帝遵照皇太后懿旨,於乾隆二年(1737)在東正峪為皇太后營建泰東陵,約於乾隆八年(1743)建成。其主要建築由南至北依次為:三孔拱券橋一座、東西下馬牌、東西朝房各5間、東西值房各3間、隆恩門一座5間。東西燎爐、東西配殿各5間、重簷大殿一座5間。陵寢門3座、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陵前左側是神廚庫。庫外井亭一座。泰東陵與其他皇后陵相比,有三點獨創之處:

一、首創隆恩殿月臺上設銅鹿、銅鶴之制。在泰東陵之前建成的昭西陵和孝東陵,隆恩殿月臺上只設銅爐一對。而泰東陵則又增設銅鹿、銅鶴各一對。很明顯,這是仿照帝陵之制,首創了皇后陵設銅鹿、銅鶴的制度。以後建的各皇后陵改為設銅鹿、銅鶴各一隻,成為定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