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馮國璋看著地圖思慮著相關戰略的時候,副官慢慢的走過來,然後輕聲道:“安徽曹將軍來電!”
馮國璋:“哦!”隨即接過來電文看了起來!
“第六師和第九師!”馮國璋自言自語的說著:“怎麼到現在只發現這兩個國民軍部隊的番號嗎?沒有其他部隊的訊息?”
馮國璋有些不解,哪怕是曹錕那邊手下的部隊戰鬥力不足,擋不住敵人的前期進攻是正常的,但是怎麼會連敵軍的番號都沒能搞清楚。北洋軍的情報能力雖然不咋地,但是南京臨時政府組成大元帥府後,設立統帥部並直接下令組建整編二十個中央師和十四個混成旅卻是公開資訊,就和北洋軍的中央陸軍十幾個嫡系師一樣,部隊的番號都是公開的,可不是什麼秘密。陳敬雲能夠知道北洋軍一共有十幾個中央嫡系師,他馮國璋同樣也能夠知道國民軍的嫡系部分一共有十二個師加六個混成旅,甚至連番號都一清二楚。
然而知道國民軍的部隊番號是一回事,這些部隊部署在那裡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根據一些公開或者半公開的訊息,這些部隊的大致部署馮國璋也清楚,比如第四軍在江西和湖南地區,又比如國民軍第一軍和第三軍在蘇南,第二軍在皖南。但是更詳細的調動卻不是他所能夠知道的,尤其是七月份國民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很多部分都是調離了原駐紮地區,這就極大的影響了北洋軍的情報來源,原本馮國璋寄予極大希望的空軍也一直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空中情報,而昨天更是被國民軍空軍進行了猛烈的空襲,現在北洋空軍的基地被炸的面目全非,人員死傷慘重,大批飛機在地面上被直接炸燬,現在所剩下的完好的飛機不過三五架而已,而且已經是轟炸過後就緊急轉移生怕遭到國民軍空軍的第二次空襲,果然中午的時候國民軍的空軍轟炸機群再一次抵達北洋空軍基地上空,對著已經空無一人的空地基地進行了第二輪空襲。
在嚴重缺乏情報支援的情況下,導致馮國璋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國民軍在安全和蕪湖投入了多少部隊,是自己預測中的四個師左右部隊,還是說前線部隊現在所彙報的只有兩個師,還是說更多。
在沒有搞清楚國民軍動向之前,馮國璋沒有輕易調動作為預備隊的唐天喜第十師和徐樹錚第十一師,而是準備繼續觀望,同時已經嚴令江北地區的部隊加強防備,防止國民軍從蘇南地區渡江。
江北以及津浦線上的馮國璋第二軍沒有動,在合肥的曹錕則是一臉黑線的發牢騷:“怎麼第十師還不動,我以前對老唐可是不薄啊!”
身邊的新任第五旅旅長吳佩孚道:“這也不能怪唐兄,唐兄出身我們第三師,當上第十師師長也是護軍使您一力舉薦的,斷然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只是現在第十師歸屬第二軍下轄,唐兄一舉一動還得馮軍長點頭啊!”
吳佩孚接著道:“再說現在安慶和蕪湖那邊雖然國民軍來勢洶洶,但是畢竟只有國民軍第六師和第九師兩支部隊的番號,如果只是這兩個師的話不足為慮。想必馮軍長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才讓第十師按兵不動的!”
曹錕對這些事情當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卻是有著很不好的預感,以他和國民軍交手的經驗來看,國民軍絕對不是那種隨便亂來你的軍隊,而對面坐鎮皖南的乃是國民軍第二軍軍長馬成,曹錕對馬成雖然看不太起,覺得此人能力有限,真正能夠讓他當對手的也只有國民軍裡頭的沈綱了。但是此人一直都是陳敬雲的心腹,能夠一直被陳敬雲委以重任沒有點本事自然是不行的。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派了兩個師進軍安徽,怎麼看都像是敗筆,這些少的部分要拿下合肥乃至安徽威脅到江北是不可能的,單憑一個第三師就能夠把他們擋下來,所以曹錕就猜著,絕對不止兩個師。
但是自從八月五號國民軍發起渡江戰役開始,到現在已經是八月七號了,差不多三天過去了,前線部隊中部署在安慶方向的安徽省陸軍第二師已經連續潰退三十里,懷寧縣已經丟失,正準備撤往桐城,兵力雖然損失的不多,儲存了大部分主力撤退,但是任舊沒有摸清楚從安慶方向出擊的敵軍到底有多少,只是說有很多,到目前為止只確定了國民軍第六師的番號,是否有更多的部隊還不清楚。而第三師獨立旅也已經從雍南撤離,雍南太過於靠近長江,而且是平原地帶,不適合進行防守,獨立旅本來也沒打算在長江沿岸進行防守,主要就是防止國民軍小規模渡江偷襲和監視而已,一旦遇上國民軍主力渡江,獨立旅就會立馬撤往巢湖一帶,利用那邊的丘陵地形進行防守。
而在巢湖,已經事先部署了安徽省陸軍第三師,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