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距離將會接近五十公里,如此的話就算第五混成旅速度再快,至少也需要三天時間才能抵達啊,而且就算即使抵達恐怕士兵的體力消耗也相當大,戰鬥力下降很多後如此守住巢湖敵軍的反攻?”
司徒鈞所說的這些顧慮是事實,而馬成也是知道的。但是有些事情明知道很難,但是卻不得不去做。
“如果不改變計劃的話,參謀長認為我軍是否能夠突破敵軍在仙蹤地區的防禦,進而切斷巢湖守軍的退路,如果沒能夠把巢湖守軍圍殲,就算攻下了巢湖的話,這些北洋軍退守合肥,到時候敵軍依靠堅城重兵而守,我軍如何快速攻克合肥?合肥久攻不下的話到時候如何面對眾多的北洋軍援軍?”馬成嘆氣著,但是眼中卻是露出剛毅。
“告訴郭成東,只要他的第五混成旅及時抵達巢湖側並配合我軍主力圍殲巢湖敵軍,我親自向大帥為他請功,有了這份功勞戰後,一枚白銀雙劍勳章是跑不掉的,戰後要升到師長也不是難事!”馬成輕聲說著。
司徒鈞嘆氣一聲,也只能是轉身出去傳令了!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五混成旅(二)
就如同坐上了沒有翅膀的旋轉木馬,雖然能夠帶著你飛翔卻永遠不能帶著你飛遠。
含山東南的胡莊內,第五混成旅的旅長郭成東少將沒能夠和往常一樣身穿整齊的全套將官裝束,甚至連陳敬雲親自賜予的將官佩劍都沒有帶上,這不是他可以不帶,而是來到匆忙,出發的時候他的衛兵忘記把他的將官佩劍給帶上,而他又不想和那些校官尉官一樣帶著普通的短佩劍,所以乾脆就是沒有佩劍,身上就帶了一把元年式手槍。身上穿的軍服也只是和身邊那些校官、尉官一樣的軍官常服,並不是將官特有的將官常服,這樣的裝束在現今的國民軍高階將官中是極為少見的。
國民軍這幾年發展的過程中,軍官對於著裝的的傳統已經到了近乎病態的地步,參謀部甚至下達了專門的著裝章程,要求軍官在任何時刻必須保持著裝整齊,並規定了某些正式場合和,軍官必須身穿全套的軍官禮服,包括佩劍,勳章在內,但是這些要求只限於某些正式場合,而對於日常以及作戰時期卻沒有著裝的硬性規定,但是類似的傳統已經深入這些的本能,軍官礙於作戰行動是不太可能整天穿著太整齊的,大多是穿著常服。然而郭成東這樣的少將卻是有著專門的將官常服,以便和校官以及尉官以示區別,只是郭成東沒有可以穿上,只是穿了一套普通的棕綠色國民軍軍官常服。
不過他肩章上的那顆晃眼的金星卻是時刻提醒著周圍的人們,他乃是國民軍中的數十個實權少將之一的高階將領。
郭成東出身於湖北陸軍中學,乃是第八師師長莊大福的同屆同學,辛亥年間他服役於第九鎮參加過南方聯軍對南京的進攻,然而南北和談後南京留守府的黃興養不起那麼多南方軍隊,大力裁撤軍隊後,他這個郭成東又不是嫡系革命黨人自然就被打發了出去!可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辛亥後各省都在大肆擴軍,別說他是個正兒八經的陸軍中學出身的職業軍官,就算是那些陸軍小學出來的軍官們都大把人拉攏,當初那些南方聯軍的軍官們有些是北上北洋謀職,有些是去了湖北,有些是去了湖南,也有些是去了廣西,有些是去了雲南,當然免不了還有更多的人選擇了更近一些的閩浙裡的國民軍。
郭成東當時就是選擇了投靠當年的同學莊大福,他可是知道自己這個同學深的陳敬雲信任,當時就已經是國民軍第四師的副師長了,攀起了同學交情後他就加入到了國民軍當中,並且一過來就是作戰司的二等科員,少校軍銜,不用兩個月就被調任到第一師任職營長,而後歷任團長一直爬到了第一師副師長的位置,這等晉升速度自然是和莊大福等幾個出身於湖北陸軍中學的同學們相互扶持分不開的,國民軍拿下江西和皖南後,陳敬雲進一步擴編軍隊,分別以贛軍降軍都和蘇軍降軍為主建立了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並調第一師副師長郭成東上校為第五混成旅旅長,同時晉升為少將。
由此進入了國民軍高層將領體系,任職第五混成旅後,郭成東沒有絲毫鬆懈大力訓練部隊,不用兩個月的功夫就讓這支以蘇軍投降士兵為主的第五混成旅成為了一支勁旅。
儘管訓練成績出色,但是郭成東還是有些擔心這支部隊能不能和國民軍的其他一樣能夠發揮出來足夠的戰鬥力,畢竟組建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的時候,雖然陳敬雲以進修培訓的名義把原來的贛軍和蘇軍的軍官全部抽調一空,留下的都是普通士兵,這兩個旅的現役軍官都是從國民軍其他部隊抽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