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另外這樣的小規模炮兵團可以靈活調動,又不會佔據各師編制。
第七師其實剛換裝沒多久,步槍主要是漢陽造,大多數都是以前浙軍所用的,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國民軍裝備部從庫存裡調過來的。步槍還好說,變動不大影響也不大,但是火炮就影響有些大了,這火炮可不是一裝備上就能夠形成戰鬥力的,炮兵們還需要進行各種的訓練,磨合,這個過程少說也要一兩個月甚至更長。
所以說這第七師雖然說完成了部隊的環裝,做好了戰鬥準備,但是實際裡的情況卻是不太樂觀。
不過不管是陳敬雲還是馮勤,也沒打算過現在就讓第七師去承擔主要的作戰任務,就算戰事再緊張,第一師和第二師需要增援的時候,那也是第四師先頂上去,只要局勢實在緊張了,那麼第七師才會投入戰鬥。
而能夠讓國民軍同一時間在同一個方向投入四個師的情況,只能是發生在北洋軍大舉南下的情況。
“司令,現在北洋的第五師的一個團已經從徐州出發了,這看樣子就是想要去南京。你看我們是不是也要動一動了!”馮勤建議著。
不過陳敬雲卻是搖頭:“不,我們現在的工作就是做好準備,至於什麼時候出兵我自由主張!”
馮勤乃至國民軍眾多高階將領都是急切的希望國民軍能夠主動進攻,在前期內佔據上海,蘇南地區,進而形成一個戰略優勢,避免到時候出現各種麻煩,而另外一方面也能讓浙江北部這個國民軍的財賦重地遭受戰火的波及。
然而陳敬雲考慮的卻不只有這些,現在北洋軍雖然已經有一個團南下了,但是沒有任何的舉動表明馮國璋就敢大舉南下,只要馮國璋一天不帶著第五師和第八師大舉南下,只要馮國璋一天不到南京城下,那麼他陳敬雲一天就不能出兵。
第一個那就是黃興的反對,現在黃興是死活不讓陳敬雲先一步進入蘇南地區進行協防,就是害怕國民軍來了就不走了。事實也是,假如現在國民軍去了蘇南,除非是被北洋軍給打了回來,不然要想讓國民軍退出蘇南的話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而第二點就是,陳敬雲需要拉攏民心,所以他就不能頂著一個破壞國內和平的帽子,國民軍這個體系正在成長當中,它還很幼小,急切需要大量的熱血青年來投身其中,而國民軍的相當一部分的基層軍官,尤其是從福州軍校正式班畢業的好幾屆軍官裡頭,絕大部分都是熱血青年,甚至超過半數都是從全國各地趕來報考福州軍校參加國民軍的。這一部分人的心思陳敬雲必須考慮到。
不然的話,一旦事情變成是陳敬雲主動挑起內戰進而和北洋軍大戰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對國民軍以及陳敬雲個人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影響這些基層軍官的心。
另外他還得估計閩浙兩省計程車紳商人們的心思,平心而論,沒人是喜歡打仗的,國民軍如果天天打仗的話,那些海量的軍費就是越來越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軍費可都是閩浙兩省民眾來承擔的。大家平平安安的做生意多好的,幹嘛非得打仗。
所以從種種方面來說,陳敬雲不能主動挑起這一場內戰。
其實他自己也不願意現在就和北洋軍來一場生死大決戰,北洋軍固然因為善後大借款的問題而沒能完成最後準備,但是國民軍自己也好不到那裡去,數千萬數千萬的銀元花出去後才建了八個正規師,後續的第八師和第九師雖然已經正在籌備,新兵也已經慢慢到位,但是基於向美國訂購的火炮還沒回來,就算回來後也還的進行訓練等等,所以說著兩個師暫時還只能存在在紙面上。
現在的國民軍實力還太過於弱小,面對的又是出於巔峰裝備的北洋軍,說實話陳敬雲心裡是沒底。
對於陳敬雲來說,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雙方保持目前的態度,保持克制,避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而這一點嘛,就得看袁世凱的是如此想的了,如果袁世凱鞥能夠忍受得了陳敬雲佔據廣州,徹底控制東南三省的話,那麼肯定是不會有戰事。但是以後的事情傻子都能想到,整合了東南三省的陳敬雲一定會繼續大規模的擴軍,然後以此爭霸中原。
袁世凱又不是傻子,所以他是不願意讓陳敬雲佔據廣州的,所以這才有了前面支援龍濟光,甚至派出海軍前往廣東支援龍濟光的事情,非但如此,他還任命了馮國璋為第二軍軍長,讓津浦線的第五師和第八師做好了戰鬥準備,預防東南局勢徹底敗壞。
至於打還是不打!袁世凱自己也還沒有想好。
打還是不打,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問題,而是牽扯到了眾多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