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3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是想要扶持一個較為開放的政府,進行經濟滲透賺取經歷利益的同時幫助中國發展海軍用以牽制日本。從這一點來說,兩者是有著根本性的差別。

再者,美國和日本的經濟條件完全是天差地別,當初日本人說是要扶持陳敬雲呢,但是前後除了軍事教官外,也就給了一千五百萬的貸款,再多就沒有了。而美國呢,這個國家現在是富得流油,隨便給點軍事援助那應該也是幾千萬美元啊,兩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說的不好聽些,如果陳敬雲能夠保住美國這條大腿,統一中國大大有望,甚至日後能夠和美國聯手壓制日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想到了這些可能性之後,陳敬雲的心思大大的活絡了起來。足足沉思了半晌後才重新開口道:“不知道這事……”

吉利斯此時從身邊的公文包裡拿出了一份檔案,然後遞給了陳敬雲:“不知道將軍對伯利恆合同知不知道?”

“伯利恆合同?”說真的,陳敬雲還真不知道有這玩意,因為後世裡如果不是對民國海軍史有著瞭解的人一般也不會知道這事的存在。而在現在,由於這份合同是密約所以也僅限於海軍部以及中央政府的少數高層知道,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前清還和美國簽訂了一個龐大的重建海軍合作計劃。

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章 吉利斯(三)

陳敬雲對這個伯利恆合同一無所知,更加沒想到清末的滿清皇朝竟然還有著和美國進行海軍合作的計劃,而且這並不是口中說說,而且是已經達成了實際性的密約。

心中帶著懷疑和震驚,陳敬雲翻開了手中的合同書,隨著把合同的條目一行一行的看下去,越來越讓陳敬雲震驚。

首先是五千萬元的無抵押貸款把陳敬雲小小的震驚了一把,然後就是美國承諾提供最先進的軍艦,並且在採購價上擁有和美軍相當價格,而且美軍還可以提供最新的海軍用專利和技術,另外提供秘密渠道的相關情報,然後還有極為重要的一條就是,美國核准由美國海軍軍官在美國或中國的軍艦上幫助中國培訓海軍軍官,允許中國學生和軍官進入美國的海軍院校學習,並給予與美**官和學生相同的訓練、指導和待遇。

雖然這份合同表面上是一份伯利恆公司和中國簽訂的商業合同,但是從這些條約的字裡行間都可以看出,這無疑是兩國海軍的戰略合作。

換句話說,那就是美國給中國貸款,然後在製造軍艦,人員培訓上給予全方位的扶持。最終目的就是在西太平洋的沿岸扶持出來一支能夠牽制日本海軍的中國海軍來。

雖然這合同前期只有五千萬元的額度,對於重建中國海軍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車薪,但是可以預料到的是,假如中國有一個穩定的政府,兩國海軍順利展開這一合作之後,後續肯定還會有更大規模的扶持計劃。最終實現中美兩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形成對日海軍的牽制,減輕日海軍以及英日同盟帶給美國的龐大壓力。

可以說,這個計劃只是一個引子,就跟飛鴻號是個引子一樣,這個合同本身作用並不大,真正的作用在於牽頭。美國承建飛鴻號促進了中美海軍合作計劃,而這個伯利恆合同順利實施的話,也會大大促進中美兩國關係,未來甚至可能在太平洋地區面對日本達成有限度的軍事同盟。

陳敬雲也是看到了這個合同本身的價值以及背後所蘊含的價值。只是他還是有些矛盾,這種國家層面的戰略合作,美國人怎麼會找上自己呢?

其實美國人自己也挺鬱悶的,原本和清廷都已經達成海軍合作計劃了,但是因為辛亥革命的到來,以及後來袁世凱明顯偏向於英國,並對伯利恆合同表現出來無所謂之後,使得美國一度寄予厚望的伯利恆合同就快化為泡影了。

而這個時候,陳敬雲卻是出現在美國人面前,尤其是國民軍在杭州戰事上的強勢讓嘉樂恆認定陳敬雲將有可能爭霸中國,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陳敬雲佔據的都是沿海地區,而且都是對中國而言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加入陳敬雲繼續南下或者北上的話,廣東或者江蘇都有可能被陳敬雲佔據。而美國的目的是幫助中國發展海軍用以牽制日本海軍,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也只能選擇和陳敬雲合作。

在嘉樂恆看來,陳敬雲在未來極有可能統一中國,除了陳敬雲手下的國民軍以及所佔據的東南地區是富省等諸多優勢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優勢,那就是陳敬雲的年紀。

袁世凱已經年近六十,而且傳聞身體狀況並不好,據傳袁世凱家族裡就沒有活過六十的人。而陳敬雲呢,不過二十四歲。就算是慢慢拖陳敬雲也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