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1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可將您看到的最新章節或

,方便下次接著看★★★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洋謀劃

陳敬雲聽罷參謀部的回報後,也是詳細考慮了這個方案,覺得這個方案雖然保守了點,但是軍國大事還是穩重一些來的好,全力一擊,劍走偏鋒這種事只適合那些沒什麼牽掛或者瘋子。現在國民軍家大業大,可是不能出現什麼太大的亂子,加上國民軍的眾多高層雖然整體年輕偏低,但是實際上掌控大權的高層將領年紀都不小,馬成、李繼民、沈綱乃至袁方、陳儀等人是三十四歲左右,袁方的年紀甚至已經是將近五十了。哪怕是年輕一代的林成坤、俞若飛、陳衛華等幾個人也都是二十往後,臨近三十了。

真正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一代大多數集中在基層和中層軍官體系黨中,尤其是那些福州軍校的畢業生,年紀一個比一個小,而兩年後的今年,這些福州軍校的畢業生爬上校官位置的已經很多,二十歲不到的校官也不少,甚至當上少將的都有幾個了,比如陳景飛。總體而言,國民軍是中下層偏激進,大群年輕的國社黨軍官都是激進無比的,天天叫嚷著北伐拿下běijīng的就是他們,這些人就是通常意義人們所說的少壯派。

不過和所有軍隊一樣,軍官的高層幾乎都是清一sè的保守派,哪怕是曾經是少壯派的年輕軍官等年齡大了,爬到了高層後也會不知不覺的變成保守派。年紀小,地位低的時候想的事少,除了往上爬外還有時間來考慮理想問題,所想的都是不怎麼經過頭腦的,而年紀大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想的事情也多了就會更加註重實際問題。

國民軍高層裡的高層將領大多數也是很保守的,比如具體戰術方面,陳敬雲曾經提過說游擊戰,提出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概念,但是被那群將軍們鄙視的一塌糊塗,認為那些是土匪流兵才會選用的作戰方式!比如一個重要據點,南京。國民軍怎麼能夠退,把部隊打光了都不能退,再者北洋軍佔據的滁州或者更往北的蚌埠,北洋軍豈能輕易退守,退了國民軍還不得一擊千里直逼徐州城下啊!

國民軍是正規部隊,所需要採用的是正規戰術,那些所謂的偏門戰術對國民軍而言是不適用的,注重的是集中優勢兵力,尋求機會和敵人進行正面對戰。

這種保守的態度也反應到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上,比如那些將軍們一致認為國民軍的最大敵人是北洋軍,所以不管在江西和安徽方向採取任何行動,但是蘇南前線必須保證足夠的部隊用於對抗北洋軍。

實際上,陳敬雲自己也保守的很!站的位置高了,看的遠的,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和顧慮也是越來越多,做出各種重大問題選擇的時候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不會和那些年輕軍官一樣,腦袋一發熱就做出了選擇。

當即,參謀部提出的初步作戰計劃陳敬雲就是批准了,吩咐參謀部即可進行前期準備,務必儘快完成作戰準備。要打仗可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哪怕是有了詳細的計劃也需要進行各種前期的準備,比如部隊進入預定出發陣地要時間,後勤部要給那些作戰部隊提供充足的補給也需要進行前期的物資儲備,免的打起來前線部隊沒有彈藥可用。決定出兵開始到真正進攻,所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天兩天,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當初國民軍為了準備蘇南戰事可是前期準備了一個多月,人家北洋為了揮軍南下也是準備了好長一段時間,這還不算事前後勤部儲備作戰物資的時間呢。

而這些軍事行動進行準備著的時候,陳敬雲已經吩咐宣傳部門展開全面的輿論攻勢的,最先是在各大報紙上討論暗殺事件,用著各種虛頭和口號引發全國xìng的大討論,但是國民軍的前面數天內卻是始終沒有公開暗殺事件的背後主謀,只是一再承諾國民軍不會對此事善罷甘休,必然會用雷霆般的手段打擊敵人。

這時候,北方的袁世凱也是有些看不明白了,這次的暗殺事件外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身為當事人的袁世凱卻是清楚的很,刺殺陳敬雲的就是趙秉鈞手下的人,而且這事還是他袁世凱親自授意的。而自己遭到的暗殺,則是國民軍那邊的人,趙秉鈞手下的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沒幾天功夫就查明瞭刺客的身份。

可以說這事對於雙方核心高層而言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很明顯是北洋的趙秉鈞派人去刺殺陳敬雲,然後國民軍的陳彩為了報復派人刺殺袁世凱。這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按照預定劇情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就是雙防開始指責,然後開始罵戰,最後雙方在蘇南地區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交戰,進而引發北洋軍的全面南下。

本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