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口發動機後,然後嘗試著自己設計飛機,並且劉寶明已經親自設計出一款比鴿式飛機速度更快,航程更遠,安全性更好的飛機了,就等著小批次製造了。

但是對於如何在飛機上加裝機槍,劉寶明還是一頭霧水,限於現在飛機的結構強度,要在機翼兩側安裝機槍向前射擊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哪怕是國民軍當中現役的B3雙發轟炸機都難以在機翼兩邊安裝機槍,硬要安裝機槍也可以,但是會嚴重影響到飛機的機翼的強度結構,甚至影響載彈量。而在小型單發飛機的兩翼安裝機槍,國民軍在研製出凹凸協調射擊結構之前,已經進行過大量的試驗,但是根本就沒有成功過,D4A戰鬥機只是在後座上安裝機槍,然後由後座飛行員進行手動操控,只能向飛機的兩側射擊,而且射角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是飛越到敵機的一側再向敵機開火,而且一不小心就會打到自己飛機的機翼,沒打到敵人反而會把自己給打下來,類似的事故已經發生過兩回了,這也是D5A戰鬥機一研發出來,伍世鍾甚至都等不及D5A大量量產滿足三個聯隊的需求,就匆忙的把D4A戰鬥機退役,一部分改回D4偵察機,一部分則是直接拆除回收發動機。

所以不管是對於現在的劉寶明還是對於列國的航空界來說,在飛機上加裝機槍用於對地掃射已經成為了共識,甚至劉寶明也認為如果雙方的飛機在空中相遇的話,那麼也完全可以用機槍對敵人飛機進行掃射打擊。空戰的概念並不是太虛無縹緲的東西,只要有了實戰的需求,很多人都能夠提出來。

但是現在的空戰概念劉寶明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只是改裝了少部分飛機安裝了機槍而已,而這部分飛機也沒機會和國民軍的D5A戰鬥機一戰高下,而現在前方的飛行員竟然回報說國民軍出現了一種可以直接向前射擊的飛機,這讓劉寶明百思不解。

雙翼的結構根本不可能加裝機槍,如果硬要加裝的話,那麼為了增強飛機結構,那麼這個飛機就會變的很大。但是劉寶明對於飛機的概念還停留在單發飛機上,也不認為國民軍有能力研發出來了這種大型飛機。並且根據前方飛行員的回報,在空中擊落鴿式飛機的國民軍飛機並不大,而是一種單發雙翼飛機。

如此小型飛機到底是怎麼把機槍給撞上兩翼的?劉寶明百思不得其解,至於在機頭上加裝機槍,劉寶明從來就沒想過,機頭的前方是螺旋槳,而射擊協調器這個東西根本沒什麼技術難度,就是一個原理思路而已,而沒有見過實物的人哪怕是天才也想不出來,歷史上一戰中,德軍的福克戰鬥機率先加裝了射擊協調器後,幾乎是把英法空軍打的喘不過氣來,一度有福克災難之說,而德軍也對這種設計巧妙的射擊協調器進行了極大的保密,裝備了這種裝置的福克飛機很少深入英法聯軍腹地作戰,由此獲得了很長時間的制空權。而英法空軍對此毫無解決方式,直到後來英法聯軍得到了一架墜毀福克飛機的殘骸後,透過分析才是發現了射擊協調器的巨大作用,不用幾個月功夫英法聯軍的所有飛機都加裝了仿製裝置,挽回了空戰頹勢。

儘管想不通國民軍的飛機到底是怎麼做到把機槍向前射擊的,但是劉寶明還是做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一方面是加速改裝現有的飛機,出去執行偵察任務也得帶上一挺機槍才行,哪怕是敵不過國民軍的飛機,好歹也算是有一種自保能力。除了這個外,他已經準備召集人手對自己先前設立的飛機進行改進,先前注重的大航程已經不在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加強機槍火力。同時他已經準備向國外的幾個飛機廠家發去招標書,要求購買一種能夠用於空戰戰鬥,並且是能夠向前射擊的戰鬥機,鴿式飛機的德國廠家和高德隆飛機的廠家以及其他歐洲幾家飛機廠家都受到了相關的招標要求。

而面對北洋軍如此奇異的設計要求,歐洲的那幾家飛機制造廠也是愁白了頭髮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只能是嘗試著透過加強機體架構,然後在兩翼加裝飛機的方案。

北洋軍空軍新一輪的飛機招標要求也是引起了英法德幾國空軍的注意,要知道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中國有了成規模的空軍對抗,可以說中國方面的飛機戰鬥經驗是列國都沒有的,歐洲國家裡也只有義大利在1911年的時候進行了小規模的偵查行動而已,而空戰,除了中國上空外,其他都沒有發生過。

而現在飛機的作用已經逐漸引起了各國的注意力,各國都已經進行了軍用飛機的研製,但是之前的主要研製方向還是放在了偵查能力上,現在北洋空軍提出了空戰能力,所以現在北洋軍提出了這樣的設計要求列國空軍注意並借鑑是很正常的。

甚至在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