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二軍擁有第五師、第六師、第八師、第九師以及第五混成旅。四個師加一個混成旅,總兵力超過五萬人。並從參謀部內調遣了多名科班出身的參謀加入第二軍指揮部裡,為馬成出謀劃策。

等馬成的第二軍渡江之後,第一軍的第一師和第四師將會緊隨其後,作為第二梯隊擔當第一軍的預備隊。

其餘留在蘇南的第一軍第二師、第七師、第三軍第三師、第十一師以及警衛師將會守備蘇南。如果安徽進展順利的話,第三軍的第三師和第十一師也會擇機從揚州等地區渡江,進攻江北地區並對江北形成包圍圈。

這一番軍事調動中,陳敬雲也是充分體會到了不固定軍級編制的好處,軍指揮部負責一面戰事,而下屬的具體部隊則是臨時調動過去,隨時可以變化。國民軍的軍就是應對戰略方向的,而師則是戰術級別的存在。

八月三號,陳敬雲簽發最新的作戰命令,批准了參謀部已經連續延後三次的總攻時間,下達了總攻命令!——

以下字數不收費,簡單羅列南方聯軍和北洋軍的兵力對比和部署:

北洋軍:

第一軍部署在湖北京漢線,段芝貴為軍長,轄第二師、第六師。另湖北省陸軍三個師歸屬段芝貴指揮。

第二軍部署在蘇南津浦線,馮國璋為軍長,轄第五師、第七師、第十師、第二混成旅。

安徽地區:曹錕為安徽護軍使,轄第三師(三旅制)另外安徽陸軍三個師歸其指揮。並有河南第九師第第十七旅駐紮皖北。

湖南地區:揚善德為湖南護軍使,轄第四師,另外湖南陸軍三個師歸其指揮。

京畿地區:第一師、第十六師、第一混成旅。

山西地區:第六混成旅(另外閻錫山兩師兩旅)

東北地區: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機動部署兵力:第十一師駐紮滁州,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正在從東北調遣南下!第五混成旅駐紮山東濟南,清江浦地區張勳第八師一個旅。

一共有:第一到第十一師、第十六師、第二十師、第二十三師。十四個中央師,另有六個中央混成旅。附屬地方省軍若干,包括湖南和湖北安徽地區的地方部隊,陝西和山西以及東北等地區的地方部隊。

南方聯軍:

國民軍:

第一軍(蘇南):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第七師

第二軍(安徽):第五師、第六師、第八師、第九師、第五混成旅

第三軍(蘇南):第三師、第十一師

第四軍(江西湖南):第十師、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第十四混成旅:廣州

桂軍:

第五軍:第十二師、第十三師、第十四師、第六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八混成旅

滇軍:

第六軍:第十五師、第十六師、第十七師、第九混成旅

第七軍:第十八師、第十九師、第二十師、第十混成旅、第十一混成旅、第十二混成旅、第十三混成旅

南方聯軍一共有20個師加14個混成旅。

雙方都有地方守備團性質的部隊,戰鬥機極差,忽略不計!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渡江

長江江面上,三艘體型龐大的軍艦小心翼翼的沿江上游駛去,這三艘軍艦正是國民軍上半年才服役的長樂級炮艦。

陳敬雲成立大元帥府後,下設統帥部和政務院,原來的海軍處也就順勢成為了海軍部,薩鎮冰就任海軍部總長。原屬的國民軍海軍自然也就全部轉入到南京臨時政府所屬,編制和船隻以及人事任命沒有任何的變動。第一艦隊任舊是以海圻號、海籌號、海容號、海琛號這四艘巡洋艦為主力,以陸續歸國的五艘四百噸級小型驅逐艦加上原有的飛鷹號驅逐艦為輔,組成了巡洋艦艦隊。

第二艦隊則是收攏了眾多的炮艦,包括了長樂級五艘炮艦,江字級炮艦,楚字級炮艦以及剩餘若干炮艦,其中的部分老舊炮艦已經被迫退役,挪出軍費來用於其他軍艦的費用。第二艦隊和第一艦隊的定位不一樣,第一艦隊是遠洋作戰的巡洋艦隊,主力艦隊都集中在江陰基地和上海基地,並活動與在南京以東的長江部分,南京以西的長江對於第一艦隊的戰艦來說,水深以及其他河道的障礙是巨大的威脅,同樣大小的遠洋驅逐艦要比同型炮艦吃水深得多,所以沒有必要情況下,第一艦隊的主力是不會輕易沿江西進,怕的不是北洋軍的陸軍重炮,而是怕自己擱淺了造成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