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但是沒有壓力就沒有需求,這自然那就鬆懈了下來。相對比而來,長期面臨著中國龐大空軍壓力和裝甲部隊壓力的日‘本陸軍的防空火力和反坦克火力就強得多。
這不是說有沒有能力的事情,而是一個需求的問題。
目前的情況是中國陸軍對防空火力並不大,陸軍的那些大佬們自然也就不太重視了。
不過陳敬雲著眼的卻是數年後即將爆發的世界大戰,到時候中國陸軍所面對的就不單單是日‘本或者蘇俄了,一個搞不好就會和英法美這些國家對上,而英法都好說,但是那美國人的工業力量是不容小視的,一旦打起來估計要和美國人爭奪制海權和制空權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屆時陸軍方面也就必須重視野戰防空作戰了。
“這個裝甲師的師屬防空火力還是少了些!”陳敬雲看著皺眉:“只有十二挺十二點七毫米的高射機槍是無法滿足一整個裝甲師的防空需求的!”
來找陳敬雲彙報新式編制的人自然是蔣方震,此時他道:“按照以往的經驗來說,我們所面臨的防空壓力並不算大,擁有十二挺零點五英寸的高平兩用機槍,已經足以應對我軍的防空威脅了,這再多的話恐怕會浪費。”
陳敬雲卻是道:“現在夠用不代表以後夠用,區區十二挺高射機槍絕對是不夠的!”
說罷後在編制表上一掃,然後又是皺眉:“這個防空炮也不夠,才四門怎麼夠用!”
蔣方震正想解釋,不過陳敬雲又是再一次皺眉了:“怎麼還用三十毫米的防空炮了,我記得三十毫米的防空炮已經正式撤編了,不是要換裝二十毫米和四十毫米的防空炮了嗎?”
面對著陳敬雲一大堆的問題問出來,蔣方震腦門也是有些流汗了當即道:“防空火力的編制是沿用舊有的編制,所以數量上才變動不大,而三十毫米防空炮,這一直是我們陸軍的標準防空炮,撤裝是海軍那邊的事情,他們是為了加大防控的多層次火力打擊才換裝了四十毫米和二十毫米口徑的防空炮。”
聽到他這些說,陳敬雲也是記了起來,知道這事還真是海軍那一邊的事情,陸軍這邊的防空炮卻是沒變過的,不過如今也是該變一變了。
中國陸海空三軍的地面防空火力早年都是差不多的,早年都是用改裝的7。92毫米防空機槍,隨後採用一戰末期海軍研發的1921年式30毫米防空炮,隨後海軍和空軍也採用,成為中**方的標準防空火炮,而更大口徑的則是七十五毫米防空炮,而這個口徑的防空火炮主要裝備海軍的軍艦以及空軍的的防空部隊。此外就是口徑更大的127毫米艦載防空炮了,而那個也是大型主力艦上的副炮,驅逐艦上的主炮。
隨著時間的慢慢過去,加上三軍對於防空火力的不同要求,因為三軍對於防空武器的選擇也是出現了變化。從防空任務上來說,海軍的重點自然是艦隊防空,對於防空火力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時期就對1921年式三十毫米防空火炮的效能極為不滿,因此戰爭一結束就有了升級更換防空系統的心思。
而海軍方面的策略是,大口徑防空火炮自然是127毫米高平兩用艦炮,而次口徑防空炮上,認為七十五毫米的防空火炮威力一般,而射速也較低,所以想要把次口徑的防空炮口徑降低到四十到五十毫米的範圍內,一開始也是自己研發了一款四十七毫米的艦載防空炮,但是效能卻是差強人意,最後得知瑞典那邊有一款四十毫米的防空炮很不錯,而這款火炮實際上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博福斯四十毫米防空炮,這種好貨色面試後別說中國海軍引進了,實際上英法美等國都是直接引進了,畢竟好東西是大家都能看見,不會說有好東西不用的情況發生。於是乎也就直接引進仿製了,並定名為1934年式40毫米防空炮,現在海軍那邊已經開始批次裝備雙聯裝的。
有了四十毫米口徑的防空炮後,下面直接搭配12。7毫米的高射機槍也不好,所以又是專門研發了一款二十毫米的防空炮。
由此在中國海軍的各型軍艦上,就能夠擁有20毫米到40毫米再到127毫米所組成的防空網了。
“現在我們的那款老舊三十毫米防空炮也是老舊不堪用了,我看可以換成二十毫米的防空炮和四十毫米的防空炮嘛!”陳敬雲也是知道中國海陸軍現有裝備的30毫米防空炮效能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量,雖然直接退役還不至於,但是也需要從一線部隊撤下來了,和就和之前海軍裡大量裝備的七十五毫米防空炮一樣,可以配屬給各獨立防空部隊,用於要地和城市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