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部分(1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生產協調部,戰時食品供應部、戰時石油調配部,戰時橡膠調配部,戰時勞工部等諸多臨時部門。

這些戰時部門除了戰時經濟規劃委員會外是正兒八經的官方機構外,其他的並不是單純的政府機構,而是半官方半民間的組織,這些部門的主管人大多是各大企業以及民間組織的領導人,比如說最為重要的戰時生產協調部,其部長由福樂電氣總裁嚴傲雲兼任,而戰時石油調配部的副部長則是由北方石油總經理擔任,戰時經濟穩定局的局長則是由東南大學經濟系主任費晶賢擔任,而戰時勞工部的部長則是由中國工會的副會長邴豪洋擔任。

以上不管是官方組織還是半官方組織,都是直接受到了總統府的直接領導。

這裡得說一說,目前中國的中央政治體系並不是單純的一黨政治也不是說單純的官僚體系,政府高層裡尤其是內閣成員非常多的都不是職業官員出身,相當多的一部分內閣成員是學者或者企業高管出身。1940年屆內閣裡的工商部總長之前就不是官員出身,而是正兒八經的企業家,他就是原福杭紡織集團的總裁季永安,乃是一個職業經理人,1940年換屆之時呼聲非常大財政部總長候選人費晶賢也不是官員,而是東南大學經濟系主任。

這裡頭的原因嘛,一方面是因為陳敬雲對內閣成員需要的非常高的專業素養,因此非常傾向於選擇學者類的人才,另外一方面也是和中國這數十年來尤其是清末民初階段形成的政治傳統有關,清末民初階段非常多的高階官員都是非職業官僚出身,律師、企業高管、名望士紳被邀請擔任政府高管的例子非常多,而這種傳統也一直延續了下來。

從這一點來說,中國的內閣體系和西方國家有些類似!

第九百二十四章 櫻花計劃(三)

中國成立了這麼多的戰時經濟規劃機構,自然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挖掘出更為龐大的戰爭潛力,一個國家要打仗,而且還是和中國這樣的龐大國家要進行一場規模龐大的世界大戰,就必須充分的挖掘所有戰爭潛力,這樣才能夠做到每年達到生產數萬輛坦克和飛機的規模。

不過儘管中國已經對日‘本大規模開戰,也相應成立了物資定額分配的制度,但是到目前為止卻是還沒有得到真正的施行,只是流於表面而已。這是因為戰爭還沒有波及到中國本土,中國國內的各項工農業生產都沒有遭到破壞,而且有著來自東南亞以及中亞地區的大量物資補充,使得中國的各種工業以及生活物資非常充沛。

相反沒有限制,反而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竟然還在戰爭時期得到了逐步提升!戰爭的爆發給中國各行各業都帶去了大量的訂單,過去幾年裡中國幾乎每年都保持了每年高達數百億華元的軍費支出,如此龐大的軍費支出被中國國內工業體系消化之後,所代表的就是工業規模擴大,工人階層的就業率進一步降低到甚至可以忽略的地步,企業為了趕工開出了高額工資,甚至使得中國的工人平均工資水平對比1940年的話,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為了控制國內工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而造成軍工生產的更大軍費支出,戰時經濟規劃委員會不得制定了戰時勞工薪資維穩計劃,強制性的逼迫各大企業不得私自提高薪資水平。

工資收入提高了,而物資供應又沒有減少,民眾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中國如此,受到戰爭影響更小的美國就更是如此了,美國雖然在頭兩年也進行了物資的限量供應措施,但是到了如今也已經是流於表面沒人當回事了,美國人的生活水平比戰前甚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不得不說,這一場世界大戰對於大多數參戰國來說都是一場噩夢,但是對於有些參戰國而言,比如中國和美國來說卻是一場大機遇!

中國的就不繼續說了,說美國那邊,美國的失業率從三十年代普遍超過12%的水平降低到1943年的1。9%,這種水平可以說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找到工作。而普通市民的人均收入從1937年七百五十美元年收入提高到1944年的一千兩百多美元年收入,而農場主的收入更是增幅達到三倍左右。

這一場世界大戰才是真正的挽救了美國在三十年代時期的經濟危機,如果沒有這場戰爭,羅斯福新政就不過是一句笑話,新政玩了差不多十年失業率都還一直高居12%到14%的水平,誰要是說這樣的新政是成功的話,估計美國人民都得一人一口吐沫淹死他。

相對於在戰爭裡大規模發展並急劇提升國力的中國和美國來說,其他參戰國就顯得悲劇的多,英國的人員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