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敗象顯露的,根據我們在歐洲的情報人員反饋回來的訊息,中英兩國的大規模戰略轟炸在持續多年後,幾乎是把德國的所有大型城市都炸了一邊,甚至連柏林如今都是一片廢墟,大量城市被摧毀後直接導致德國的各種物資生產下降到極度危險的程度!如今德國人的飛機、坦克等主要兵器的產量已經比去年下降了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
“而且他們的各種物資都非常緊缺,眾多城市甚至已經無法做到最低限度的生活物資供應!”陳儀元帥給在座的諸位軍政要員們講解著歐洲局勢。
“受限於德國國內的各項物資產量連續降低,同時受到羅馬尼亞油田被重創的影響,目前東線德軍已經是很難抵抗蘇俄軍隊的進攻!”
“同時根據蘇德兩國公佈的訊息以及我們的軍事觀察人員所收集到的訊息顯示,在去年十一月到十二月期間蘇德在庫爾斯克方向進行了大規模的會戰,雖然雙方的具體傷亡訊息並沒有流傳出來,但是德軍在此戰後就是開始全面收縮防線中可以看的出來,這一場南線中的關鍵戰役德軍在戰略上是徹底失敗,而根據我們的估計,德軍有超過兩千五百多輛坦克被擊毀或遺棄,將近一千架的飛機也在戰役中損失掉,參戰的將近兩百萬兵力中損失將近高達四分之一。
而蘇軍方面,根據我們的推測他們損失更大,人員傷亡超過百萬規模,同時損失坦克至少四千輛以上,火炮損失至少六千門以上,損失飛機至少也應該有三千架。
從雙方的損失對比來看應該是德軍取得了勝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德軍和蘇軍的兵力差距甚大,德軍投入東線的兵力原本就不如蘇軍多,坦克和飛機的數量也是遠不如蘇軍。而且考慮到德國因為國內遭到戰略轟炸而無法迅速的補充裝備損失,但是蘇俄那邊卻是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飛機坦克,因此從這一角度上而言,德軍目前已經是喪失了在東線繼續發動戰略進攻的能力,但是蘇軍卻是可以繼續發動戰略進攻。
同時由於德軍在此次戰役中的進攻失敗,同時也宣告著德軍目前已經是被迫進入全面防守的狀態。
因此我們判定此戰中,德軍在戰略上是遭到了全面失敗!”
陳儀緩慢說著,他一邊說一邊也是驚歎於蘇德戰場上的龐大規模和慘烈!陳儀身為中國陸軍高層,也是一個老資格的陸軍將領了,他非常清楚這些涉及數百萬參戰的超大規模會戰打起來該有多難和慘烈。
中國陸軍雖然自己吹噓為世界第一陸軍,而從規模上來說實際上也是,1944年低剛結束對日作戰的時候,中國陸軍總數已經是達到了一千一百多萬人。要知道這個數字可是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陸軍部隊。
比如說美國人現在滿打滿算也就只有六百多萬陸軍,其中還包括有至少上百萬的陸軍航空隊,而德國雖然說也號稱有千萬,但實際上連五百萬都勉強,蘇俄那邊要多一些,估計能夠有七八百萬。
不過中國陸軍的這一千一百多萬人也是有著不小的水分,這個非常簡單的就可以分辨的出來,那就是中國現在就那麼一百三十多個師,連打個日‘本都沒能夠讓中國增加哪怕是一個師的編制,滿打滿算實際上也就只有五六百萬的兵力,而且還得分部在中國的廣闊國土上,中亞、西伯利亞、東北亞、日‘本、印度支那半島、印度尼西亞半島、菲律賓以及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但是這一千一百多萬人是怎麼來的呢?這是因為陸軍把國內超多的地方守備部隊也給計算了進去,另外也是把陸軍的諸多文職僱員也給算了進去,這才湊齊了千萬陸軍的規模。
而美國人那邊計算軍人數量的時候,可是不把文職僱員計算進去,他們說五百萬兵力可就是實打實的五百萬兵力,不像中國雖然號稱千萬兵力,但實際上也就五六百萬的實際兵力而已。
按照戰爭的戰鬥人員數量來計算的話,中國的陸軍戰鬥人員並不會比其他幾個主要參戰國多多少,比美國以及德國是多一些,大體上和蘇俄相當。
第九百四十九章 德國問題(三)
中國陸軍的人員雖然不多,但是重型裝備的比例卻是世界第一流的,甚至比美國那邊都要高,蘇德就更加不用說了。比如去年蘇德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參戰兵力將近兩百萬,但是投入作戰的坦克才多少,頂多也就是三四千輛而已,蘇軍要多一些但是也不過六千輛而已。
如果是換成中國去打,投入同等兵力的話,坦克數量至少多一倍。
但是中國陸軍規模雖然龐大,但是卻從來沒有打過如此龐大規模的會戰,以往打過最大規模的也不過是幾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