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東南亞地區,最不濟也得實際控制中南半島。要想做到這樣的話,那麼中國就需要一個擋箭牌,而日‘本就是這個擋箭牌。
這幾年來,中國支援日‘本,保障了對日‘本的資源供應,支援日‘本佔領印尼、新幾內亞島等行為都是這種政策的產物,實際上這種事情也算是半公開了,人家日本人不傻,也知道中國支援他們是為了讓他們吸引英美的注意力,但是知道歸知道,知道了也不代表日‘本就會反對了,畢竟他們自己也能夠得到好處,一個印度尼西亞就是其中之一了。
而中國支援日‘本後得到了什麼呢?最為明顯同時也是最為直接的收益就是東南亞六國了,如果沒有日‘本進攻印尼的事情在,那麼中國就不可能那麼順利的跳動其東南亞五國的獨立,也不可能今年順利的進攻東南亞六國,並從軍事以及政治上控制了東南亞六國。
如果沒有日‘本進攻印尼在前,那麼中國進攻東南亞地區的行為絕對是會引起一場大戰啊,但是至今為止,中國所付出的代價卻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有了這一份前例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迅速昇華,中日兩國的民間已經頻繁出現中日聯盟的聲音,‘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這種口號頻繁的出現在兩國民間之中。此外,亞洲經濟聯合組織也是為中日兩國的關係昇華起到了極為良好的作用。
雖然明面上看亞洲經濟聯合組織是一個經濟合作組織,並沒有涉及到軍事聯盟的方面,但是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的,還得看背後,亞洲經濟聯合組織各國的經濟聯絡幾乎是緊密無比的,其中最為代表是各國都向中國供應了大量資源,而中國則是向這些國家出口大量工業產品,包括軍事裝備。
而這些經濟活動所呈現出來的是什麼,那就是戰爭的潛力!如果日‘本沒有中國的大量資源供應,那麼日‘本不用多久就得全面崩潰,談何對外擴張啊。
某種程度上來說,亞洲經濟聯合組織,實際上就是一個同盟組織,要不然怎麼不見美國人加入到這個經濟聯合組織來。
中日兩國的關係這兩年來,尤其是日‘本進攻印尼、中**事控制東南亞六國後,迅速進入了蜜月期。
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日密約(二)
日本方面甚至由於國內生產能力有限,向中國訂購了不少的軍事物資,中日兩國的大規模軍售雖然不會整體上影響兩國的整體實力,賣幾件武器也不會讓日‘本國力上漲多少,但是這種事情在以前依舊是屬於不可想象的,但是在1940後卻是成為了現實。
這種現象正是陳敬雲所需要的,而現在趁著這個機會,陳敬雲也是打算著讓日本人的步子走的更大一些,膽子更大一些,要是能夠讓日本人腦子一發燒然後就對美國和英國宣戰的話,那麼陳敬雲做夢都得笑醒了。
要想日本人下定決心和英美作戰,尤其還是在日‘本本土都還處於中**事力量威脅之下的情況下這麼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得讓日‘本人相信,中國並沒有登陸日‘本本土的企圖和想法,第二得讓日本人知道,中國和日‘本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中國和日‘本某種程度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日‘本想要向南太平洋擴張就必須年對英美,中國想要向東南亞擴張同樣需要面對英美,而有著共同的敵人就代表著有著共同的利益。
當然僅僅是有著這種共同利益也是遠遠不夠的,畢竟中日兩國的關係實在是太復,別看中日兩國現在表面上是蜜月關係了,但是對馬海峽上空,依舊是世界上海空力量對持最為嚴重的國家,這一地區中日兩國部署的各類飛機總數加起來超過四千架,真要打起來短時間內估計比英德之間的英吉利海峽空戰要規模龐大的多,現在對馬海峽每天都有著上百架次的飛機飛來飛去,海峽裡一隻蒼蠅飛過都瞞不住雙方。
有著利益和矛盾的時候,就必須需要一些外界因素來促進。
而中國和德國的軍事談判就是讓中日之間的關係形成了重大影響,日‘本人需要中國的未來戰略重心是哪裡,如果說中國準備進攻蘇俄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話,那麼就是代表著中國需要同時對上蘇俄、英國、美國等,這樣情況下中國是不可能再和日‘本發生嚴重矛盾並爆發戰爭了。
而中國和德國的談判遲遲沒有結果,陳敬雲甚至表現出來了曖昧的態度,中國國內又是洋溢著一片中德結盟的言論,就更加讓外人以為中國要和德國結盟了。
日‘本東京。
“現在已經可以確定,中國人的一個裝甲軍已經從國內調往了哈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