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1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ǖ牟獎�σ才涫秈箍耍��揖�攣�被嵋丫�親急岡諂脹ǖ牟獎��鑀芬才涫粢桓鎏箍擻��

原本之前中國陸軍在建設了大量裝甲師以及機械化步兵師外,只是在軍級編制上才配屬一個獨立坦克團,以支援步兵作戰。但是實戰中往往是把這些獨立坦克分散成一個營一個營,以支援各步兵師作戰。所以陸軍乾脆是打算把這場戰時編制給正式確定下來,給那些一線步兵師直接配屬一個坦克營。

畢竟就算把這些大量戰時生產的坦克獨立變成為裝甲師或者獨立坦克團,但是實戰中這些坦克也需要為步兵師提供火力支援,還不如直接下放給各步兵師呢。

這種編制上的發展也算得上是與時俱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坦克產量急速增加,不再和以往一樣坦克數量不多,需要全部集中起來當做拳頭使用。

被編入了第一裝甲兵團,原屬第六集團軍的第五十七師、第五十八師就是首批配屬了一個坦克營的摩托化步兵師,要不然國家軍事委員會也不會把他們編入第一裝甲兵團裡頭參與對新西伯利亞的奔襲作戰之中了。

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第一裝甲兵團所形成鋼鐵洪流以一種不可抵擋的勢頭直奔新西伯利亞而去。

中國陸軍如此大規模的行動,自然也是不可能是完全隱瞞下來,俄軍很快就是察覺到了不妥,連續命令了周圍部隊進行攔截,但是比斯克北部方向的一個俄軍步兵師以及一個坦克團只是阻擋了第一裝甲兵團一天不到,就被第一裝甲兵團的鋼鐵洪流所碾碎,俄軍根本就無法阻擋第一裝甲兵團的前進步伐。

如果說在鐵路沿線上俄軍還能夠依靠各城市的進行抵抗的話,那麼在原野上,俄軍根本就無法抵抗中國機械化部隊進攻了,這裡頭和士兵的素質以及軍官的指揮技巧無關,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戰術都是沒有作用的。

當第一裝甲兵團用著不可阻擋的勢頭對俄軍縱深發起進攻的時候,才是讓俄國人見識了什麼叫軍事強國的實力,才明白為什麼中國敢在全球範圍內向任何一個國家叫板,才明白中國的軍官團們叫嚷的中國的千萬陸軍足以橫掃亞歐大陸並不是空穴來風。

在戰爭爆發的前一個月裡,俄軍還覺得自己能夠抵抗中國的進攻,並有信心守住巴爾瑙爾的時候,那麼在現在,當中國龐大的機械化兵團出動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之前的一切抵擋都是徒勞的。

不說中亞地區以及西伯利亞地區裡的第四集團軍以及第五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的其他部隊,僅僅是一個第一裝甲兵團,他們所擁有的坦克和其他履帶式車輛就超過了俄國國防軍的全書現存坦克數量。

俄羅斯國防軍在和蘇俄開戰前,各種新舊坦克約有千輛之多,這個數量雖然無法和各大軍事強國相提並論,但是也足以排進世界前五之列了,以俄羅斯國防軍這半年裡所展現的實力而言,比義大利甚至英軍或者日軍強多了。

然而俄羅斯國防軍的實力在中國陸軍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在1941年的十一月份,中國陸軍的坦克擁有量已經超過了八千輛,而且這個數量還在快速增加中,畢竟中國雖然從1941年6月份就開始進行動員,各大兵工廠也進入了戰時生產,但是對於整個中國工業來說,實際上並沒有完全進入戰時經濟,各大企業比如福樂電氣、福杭汽車等這些巨頭可都沒有說已經全部進入了戰時生產狀態,進入戰時生產狀態的只是那些兵工廠而已。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美國,現在美國的坦克以及軍用卡車月產量還沒有中國高呢,但是他們的戰時轉產一旦完成,那麼產量才會達到讓人恐怖的地不去。

對付一個俄羅斯共和國,還不足以讓中國集中全國的力量來應對,僅僅依靠戰前的力量就足有擊潰俄羅斯國防軍了,中國之所以還在進行全面的戰時經濟轉產,那可是為了應對更大規模的戰爭,比如和英國的戰爭,比如和美國的戰爭,比如和日‘本的戰爭,換句話說,能夠然中國的工業力量全部用於軍事物資生產的,也只有美國這個潛在敵人了。

1941年的今天,什麼英國、德國、蘇俄、俄羅斯共和國以及日‘本都是二流角色,至於義大利這個打醬油的更不用說了,真正能夠左右這場世界大戰走向的只有美國和中國。

而這幾年裡,雖然表面上中國和美國以及保持和平狀態,但是不管是陳敬雲還是羅斯福都已經把對方當成了最大的敵人,中國為什麼投入巨資建設龐大的海軍,各種戰艦幾乎下餃子一樣以開工建造並下水,連航空母艦都是數十艘的開建,為的是什麼?難不成還真的是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