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3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子彈擊中,甚至有些船隻被日軍的炮火擊中而掀翻。

渡江的船隻還沒有衝過去一半,就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傷亡,但是這種傷亡在陳儀看來卻是可以接受的,渡江行動還在繼續。

速度最快的一批衝鋒舟和海軍小型登陸艦已經靠近岸邊,然後上面搭載士兵們絲毫顧不上下面冰冷的江水,就這麼跳下了水中,然後向江邊發起了進攻。伴隨渡江的機槍和迫擊炮也是被迅速拉了下來,然後在一些低矮的小土堆上進行火力支援,甚至一些迫擊炮組找不到掩體,就這麼直接在空地上架起了迫擊炮進行轟炸。

子彈不斷的從雙方的槍口中射出,然後鑽進兩**人的身體上,江邊很快就是鋪滿了屍體,岸邊的江水已經被染成了紅色,哪怕第一波的渡江部隊傷亡慘重,但是更多的中國部隊卻是陸續渡江,從一個營登陸,再到一個團,然後是一個師。僅僅是一個小時不到,第八軍就已經衝過去了一個師的部隊,這些渡江部隊過去後迅速向日‘本陣地進攻,擴充己方的江邊陣地。

兩個小時後,工兵部隊已經是開始架設大型浮橋,於此同時,更多的部隊依舊透過船隻陸續渡江並投入戰鬥,此時日軍雖然想要發起反擊,但是面臨著中國突然發動並投入了整整兩個軍的渡江作戰,日‘本第三軍更是無法短時間內從其他戰線上抽調更多的部隊來增援,而後方的預備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抵達。

而那個時候,中國的渡江部隊估計浮橋都搭起來了,等中國把大型浮橋給搭起來,就會有更多的部隊源源不斷的投入戰鬥,中國的裝甲部隊也會跨過大同江向朝鮮南部縱深挺進,到了那個時候,日‘本第三軍苦心經營的大同江防線就等於被開啟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而且這個缺口還無法堵上。

二月七號下午一點,當中國第一集團軍的第八軍發起渡江九個小時後,第一條簡易浮橋已經搭建成功,儘管這條浮橋依舊無法讓重大數十噸的坦克透過,但是大量的野戰火炮和數噸重的汽車和裝甲車已經能夠透過,第八軍的主力部隊已經是開始渡江。

二月八號凌晨六點,經過緊張了一晝夜施工,以第一裝甲軍的舟橋營為核心,抽調了國內大量舟橋部隊組成的臨時重型舟橋團終於是把大型鋼鐵結構的浮橋搭建完畢,這座鋼鐵浮橋完全可以承受裝甲部隊中重達二十多噸的T6坦克透過。

由於裝甲部隊中裝備的坦克重量高達數十噸,而在作戰中又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了江河,而以現今的東亞地區的基礎設施,能夠容納二十多噸坦克通行的橋樑並不多,為了能夠避免無法渡江的情況,中國的裝甲部隊歷來極為重視大型浮橋的搭建,每一個裝甲軍都轄有一個重型舟橋營,擁有大量的專業搭建浮橋裝置,完全苦短時間內搭建一座可容納坦克通行的浮橋。

浮橋搭建成功後,第一裝甲軍的坦克陸續在煙霧的掩護下透過浮橋,為了給渡江作戰提供掩護,避免浮橋和渡江部隊遭到敵軍炮火的打擊,中國的渡江部隊在渡江區域部署了大量的煙霧彈,使得整個江面都是籠罩在煙霧中,有效的掩護了浮橋已經透過浮橋的部隊。

二月八號上午九點,平壤城內,金谷範三一臉怒色:“第二十四師團怎麼還沒有抵達松林,現在已近過去整整二十四個小時了,他們怎麼還沒有到達!”

第六百八十二章 平壤戰役(一)

中國渡江的位置處於平壤西南約三十五公里處,也就是松林地區,而原本部署這一帶的日軍部隊是第十一師團。由於中國陸軍戰前的戰略調動極為隱秘,而朝鮮上空的制空權也被中國空軍所掌控了,日軍根本無法從陸軍航空兵中得到所需的航空偵查,以至於在中國陸軍發動正式渡江的時候金谷範三才得知了中國抽調了大量兵力在松林地區進行渡江。

當時第十一師團就是從寬達十多公里的防線中收縮集中兵力增援松林地區,不過等第十一師團的部隊陸續抵達後,中國的第八軍已經渡江了一個師,並堅決的擋住了日‘本第十一師團的反攻。隨後中國第八軍的另外一個師也渡江後,就更無法反攻了。

於此同時,作為預備隊並部署在平壤南部二十公里處的第二十四師團作為最近的一支部隊被命令緊急增援松林地區。然後由於第一集團軍也是預料到日軍會進行增援,所以早在發動渡江作戰之前,就已經要求空軍勢必要遲緩日‘本增援部隊的抵達。

空軍為了給渡江部隊爭取時間,可是集中了高達三百餘架的作戰飛機,包括近百架F2和F3戰鬥機,剩下的全都是B4轟炸機和B7俯衝轟炸機。在七號的上午,空軍全力對渡江部隊進行支援,並大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