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因為只有打破了殖民地體系,才能夠讓英法荷等國控制下的大量殖民地獨立出來並加入國際貿易市場,而這對於美國經濟工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同樣的,這些殖民地的獨立也是中國一直所追求的事情,因為這些殖民地和中亞以及俄羅斯等地不同,中國之所以吞併俄羅斯主要是為了建立一個穩固的西部防線,更多的是軍事上的考慮,而並不是說為了搶佔這些地區用來掠奪資源,甚至中國吞併這些地區的投入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佔領這些地區並直接控制,是需要花費大量資源的,中國現在每年都要為了維持中亞以及俄羅斯地區的穩定花費大量的軍費,而這些費用只靠從當地收穫的各種礦產資源是補充不了的。

更別說你把這些這些吞併了,既然成為了本土上頭的那些民眾也就是中國人了,政府又得為了這些地區的民生投入大量的資源,而這些實際上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如果沒有軍事上的考慮,陳敬雲是絕對不會選擇直接吞併俄羅斯的。

但是在印度支那半島以及菲律賓和印度尼亞西群島上,情況又不一樣,先不談直接吞併會帶來極大的外交麻煩甚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關鍵是直接吞併了也不能給中國帶來多大的好處啊。

如果不直接吞併而是扶持當地人獨立的話,中國一樣能夠從南洋地區獲得大量的糧食、橡膠、石油等資源,而且還不用為這些地區的民生負責,可以放心的毫無顧忌的進行資源掠奪。就和中國在朝鮮裡做的一樣,中國每年都從朝鮮進口了大量鐵礦石以及鈾礦等大量礦產資源,但是朝鮮民眾的生活水平又不用中國來負責,餓死人也不管陳敬雲的事啊。

因此在這些殖民地的後續地位處理上,陳敬雲的思路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政治上扶持當地親中人士成立政府並獨立,軍事上以租界軍事基地的方式來獲得軍事控制以及擴充套件中**事力量打擊距離。

所以攻佔了新加坡後,中**情處的特工們就是迫不及待的把他們扶持了多年的代理人給推了出來,沒有兩天馬來西亞共和國政府就是宣告成立了,次日就是和中國簽訂了軍事互助條約,組建中馬聯合司令部。

而由馬來西亞游擊隊改編未來的馬來西亞國防軍也是湊出了兩個混成旅的兵力加入這個聯合司令部,直接受第一集團軍指揮。

中馬聯合司令部,相當於中國和朝鮮的中朝聯合司令部以及中泰聯合司令部,而這幾個國家目前就是中國的軍事同盟國家。

出兵新加坡的時候,泰國方面除了承擔了大量的後勤運輸以及守備任務外,也是出動了號稱泰國皇家陸軍最為精銳的近衛第一師,這個師乃是東南亞戰爭後才建立的,中國為了進一步掌控泰國的軍事力量,建議泰國國王仿效中國警衛師,建立一支精銳的機械化近衛軍,由中國教官訓練,全部採用留學中國的軍官,武器裝備清一色的中國製式裝備。

如此訓練出來的近衛第一師也就號稱是泰國陸軍裡的頭號王牌了,實際上過去幾年裡泰國由於經濟壓力以及沒有什麼外患的因素已經是多次裁軍,現役陸軍部隊只有三十多萬人了,和1940年時期的六十多萬人比少了很多,現役的泰國陸軍中三十多萬裡,能夠被中國看上並有資格和中國陸軍聯合作戰的,實際上也就只有這個近衛第一師了,其他部隊的戰鬥力實在不咋地,甚至中國的本土地方守備部隊都比它們要強。

攻克新加坡並扶持當地民族獨立分子成立了馬來西亞政府後,陳敬雲並沒有讓第一集團軍停下步伐了,第十二軍在新加坡休整了數天後,就是派出來多股小部隊在海軍的強有力支援下掃平了馬六甲東部海域的諸多島嶼上的殘留日‘軍。

七月十七號,第一集團軍下屬的第十五軍的第五十一師在第三機動艦隊的掩護下,度過馬六甲海峽,登上了蘇門答臘島。隨後第十五軍的其他部隊陸續登岸,進行了蘇門答臘戰役,第十二軍隨後也是準備登陸加里曼丹島。

這兩個方向的日軍守備兵力都不算多,因此可以預期這兩個方向並不會受到太大的阻力。

南太平洋戰區的第二個戰略目標菲律賓方向才是接下來的大頭戲。

第九百一十三章 中美談判

日‘本在菲律賓部署的兵力可不少,高達十萬以上,加上渡海距離比較遠,進攻起來難度也是比較大。

為了進攻菲律賓,中國不但集中了大量海軍和空軍部隊用以登陸支援,同時陸軍方面南太平洋戰區抽調了第二集團軍,下轄第七軍、第二十三軍以及若干獨立炮兵、坦克、防空等部隊,一共高達十餘萬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