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二戰中,由於佔領了大量俄羅斯地區,也就使得了中國本土裡加入了大量白人,目前中國的白色人種總數大約在兩千人左右,大多數都是生活在中亞、西伯利亞以及貝爾加省、新東省等北方地區,不過雖然中國的移民政策進一步施行,大量漢族人口向中亞以及西伯利亞移民,而大量白色人口也向內陸地區遷移。
甚至在軍隊裡,也有部分白色人種服役,而在間諜組織裡更多,比如軍情處就是吸納了大量的白色人種的情報人員,廣泛派向西方地區蒐集情報。
藥品、工業產品的大量出口讓中國的進出口一直都是處於極大的優勢地位,所以儘管亞洲經濟聯合組織之間的關稅表面上是平等的,但實際上是不平等的。
低的關稅讓其他成員國失去了最有效的關稅保護,使得他們的工業發展在中國的大量工業產品的衝擊下幾乎陷入停頓,更別說發展了,只能是維持大量出口農產品、工業原料來獲取外匯以購買中國的工業產品的經濟模式,然後在這個過程中苦苦掙扎著慢慢發展工業。
之前的中國自從洋務運動一直到二十年代為止都是如此,當時的中國也是被逼出售大量的工業原料和農產品來換取西方國家的工業裝置,然後慢慢發展,熬了將近七八十年才算是慢慢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國家。
不管怎麼樣,以中國為主導的亞洲經濟聯合組織已經成為一個地域性的經濟體系,如果說這個經濟體系不加入英美,那麼就代表著英美等國將會失去亞洲市場。
所以面對中國要求的二元結算體系,英美等國也是很難拒絕。
南京的這場關於整個戰後利益的中美談判,自然是引起美國方面的極度重視,除了預料之中的中國獅子大開口外,這場談判更是透露出來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資訊。
那就是中國並不說一定要和美國全面開戰的,而是可以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兩國之間的巨大爭端。
第九百七十四章 南京談判(二)
只是這種和平解決的方式讓美國人很難接受而已,因為這場談判是在中國的核彈威脅下進行的,也就是說如果這場談判如果不能讓中國獲得足夠多的利益,一旦談判破裂,那麼中美之間的戰爭就會毫無懸念的爆發,紐約就會遭到來自中國的核彈轟炸。
這種情況讓負責外交事務的美國國務卿小愛德華很是惱怒,心裡頭一邊是埋怨著國內的曼哈頓工程和B36計劃進度緩慢,一邊也是不得不思索著該怎麼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美國的利益。
他一個個盤算著中國提出的諸多條件,其中對於美國來說能夠獲得好處的不算多,首先第一個是中國將會放棄對德國的援助,甚至對德國宣戰。這一條意義非常重大,因為中國一旦這麼做的話,不但德國將後失去大量的戰略物資來源,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蘇俄從高加索以及西伯利亞地區解放出來大量的兵力,然而參與對德大反攻當中來。
如果沒有蘇俄的兵力在東線發起反攻,單憑一個美國和英聯邦,他們可沒有信心獨自反推德國,畢從蘇德戰爭爆發至今,一直都是蘇俄牽制了德國的主要兵力,英美不過是在北非和德國的少量部分打了一仗而已。
按照目前的局勢,小愛德華斷定,如果談判破裂的話,中國就會徹底的倒向德國,那麼下一刻蘇俄就會遭到來自中國的大力進攻了,之後蘇俄別說反攻德國了,連自身都難保,幾乎可以斷定在中德的夾擊下,蘇俄絕不會撐過一年時間。
一旦蘇俄倒下,只剩下英美兩國的話,談何在亞歐大陸上對抗中德聯軍!到時候美國就得憑藉兩洋自保了。
除了德國那邊外,中國也會承諾,將會和英美等國在戰後建立一個世界經濟合作組織,以亞洲經濟合作組織為藍本,把全球都納入這一範圍來,這種事情不但對中國有著極大好處,同樣對美國一樣有著極大好處。
中美兩國現在都有著同樣一個目標,那就是全球化,試圖把全球的經濟體系整合起來,然後從中獲得龐大的收益。
小愛德華相信,只要中美兩國聯合起來,整合全球市場半點問題都沒有,但是這同樣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未來中美將會成為全球市場裡的最大競爭對手,因為中國開放了亞洲市場,美國同樣得開發美洲市場以及未來的歐洲市場,當雙方都相互開放了市場後,中美就會成為彼此間的最大競爭對手,這是一個風險和收益並存的事情。
要中國和美國聯合起來,美國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中國提出的菲律賓、日屬殖民地託管、歐洲利益等都是要從美國身上硬生生的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