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聯隊的指揮官,費慶科中將穿著厚實的將官外套,看著陸續抵達跑道的這三架龐大B19轟炸機,心情是忍不住的滂湃激動啊!
身為一百零一聯隊的最高指揮官,費慶科中將在國民甚至空軍都不算是什麼太出名的人,不但知道他的人少,甚至知道第一百零一聯隊的人更少,第一百零一聯隊是就是中國唯一的一個B19轟炸機聯隊,其下屬四個作戰大隊裡一共擁有八十多架B19轟炸機,這可都是這幾年累空軍花費了巨資慢慢積累起來的。
而在過去的數年來,由於保密的需求,不但第一百零一聯隊的番號沒有出現在空軍編制上,甚至眾多高層軍方將領都不知道中國已經有了可以轟炸到美國本土的超遠端轟炸機。
而如今幾年過去了,中國為了威懾美國,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標,為了獲得更為龐大的戰後利益,不惜把兩大鎮國利器都拿了出來:核彈和洲際轟炸機!這兩者一旦相結合起來,那就絕對是屬於全球無敵的大殺器!
看著這三架巨大的B19轟炸機緩緩進入跑道,隨後這三架最大起飛重量高達一百六十噸的龐然巨物開始啟動他們的碩大的四個液冷活塞發動機,然後帶動著巨大的螺旋槳開始轉動,不用多時,螺旋槳的轉速已經達到了讓人看不清楚的程度,這個時候前面的一架B19轟炸機才開始進行滑行,一開始的速度並不算快。
為了達到更大的航程,B19轟炸機的發動機實際上功率並不算非常高,在滿載起飛的時候需要用非常長的跑道加速,才能升空,而且升空之後爬升高度的速度也是非常緩慢,從機動效能來說,這B19轟炸機差到幾乎苛刻的地步,稍有不慎就會失控,甚至直接空中解體。B19轟炸機唯一讓人值得稱道的就是高空巡航速度比較快,但是最大速度卻是不快,在高空的最大速度才六百五十公里,而且到這個速度的話油耗非常大,將會嚴重影響航程,所以根據B19的飛行手冊,如果沒有絕對的必要,那麼就不要降低或者提高速度,必須保持最佳巡航速度,如此才能夠達到設計航程。
看著這三架B19陸續升空而起後,費慶科中將又是下令,讓核彈載機做好準備,同時護航的F5E戰鬥機也是做好升空準備。
在沒有衛星的年代,要進行核彈轟炸也是麻煩事,要事先派出氣象偵察機對目標區域進行氣象偵查,同時找到準確的投彈目標區域。畢竟核彈那麼貴不能亂扔,要是扔出地方可就虧大了,更加別說這一次中國對美國沿海進行核彈轟炸的政治影響性太大,要是飛機偏航了幾十公里,不小心扔到了紐約或者美國本土其他地方,那可就真正引發中美全球大戰了。
因此雖然說中國只打算是在美國東部沿海的公海扔下一枚核彈,但是為此派出的B19轟炸機將會高達九架以上,前面的六架都是偵查機,它們不攜帶核彈,而是攜帶大量氣象蒐集裝置以及航空照相裝置、通訊裝置。提前幾個小時抵達目標海域後收集當地的氣象資料並把這些資料傳回後方的核彈運載機。如果當地的氣象條件良好,滿足投彈條件的話那麼就繼續執行任務並投彈,如果當地上空的氣象條件複雜不能投彈的話,那麼就會終止任務返航,再選擇另外一個時間繼續任務。
當中國的六架B19轟炸機陸續起飛後,他們是一前一後,慢慢爬升最後到達了一萬五萬米的高空進行以五百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進行巡航。
隨著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過去,在阿拉斯加的某個雷達站內,在兩天前已經被下令密切關注任何從北冰洋飛過來的飛機的美國雷達官兵們是全神貫注的注視著雷達顯示。
而突然一個上士突然大聲喊了起來:“看,這是什麼?是飛機嗎?”
隨後幾個神經緊張的雷達官兵就是走了過去,然後讀取著雷達上那幾個模糊亮點的資料,其中一個上尉皺眉道:“雖然距離過遠還無法確定,但這絕對不是正常現象,很有可能是中國人的轟炸機!”
“不過他們真的是中國人的轟炸機的話,這飛行高度可是超過了一萬五千米啊,這是怎麼飛得上去的?”
對於1945年的人們來說,作戰飛機的飛行高度一般是保持在三千到七千米左右,只有中國的B16轟炸機以及美國B29轟炸機執行任務的時候才會飛到萬米高空,然而那也只是一萬米左右的高度,絕對不可能飛到一萬五千米以上的高空。
雖然有所疑惑,但是這個雷達站的情況還是第一時間就反饋到北美防空司令部!
北美防空司令部,它的前身是1944年美國陸軍設立的防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