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資外,中國方面的諸多專案結合起來一共需要向美國的三家銀行借貸一億一千萬美元,這部分的商業貸款由華夏銀行向美國的這三家銀行分別借貸,並有中華共和國政府以及美國政府聯合擔保,而這三家銀行將會在美國的華爾街發行相關的商業債卷以提供資金。當然和這年頭的所有大型貸款一樣,這些貸款有著諸多的限制,這一筆貸款裡的每一個美分都已經是在貸款合同上有著詳細的規定去向,大部分都是用於向美國國內的各大企業採購各種工業裝置產品,少部分可以以現金支付給華夏銀行,用於提供諸多專案的運營資金。
直接投資和貸款投資加起來,總額高達一億九千萬美元。折算成華元的話將近三千八百萬。這筆金額雖然沒有經濟發展司預期的五億華元那麼多,但是當初的只是預期而已,馬寅初等人根本就沒有想過能夠把全部專案都給談成了。而現今拿到了一億九千萬美元的投資,按照陳敬雲的評價來說,經濟發展司的工作已經是超額完成了。
就在國民軍攻下徐州不久後,中國和美國就已經完成了全部的合同談判,美國商務代表團在中國逗留了將近一個半月後,與三月六號搭船返回美國,他們帶回的還有一大批的合同和來自中國的工業產品訂單!
嘉樂恆已經是可以預料到商務代表團回國後,國內的銀行家和企業家們會有這怎麼樣的轟動,高達一億九千萬美元的訂單,這可以為國內提供無數個就業崗位,而且這比貿易將會進一步加強美國的貿易順差。而且美國和中國的貿易中,幾乎都是美國向中國出口,不管是武器還是工業裝置,都是美國在出口,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極為有限,最大量的就是生絲和瓷器以及茶葉等這些中國傳統外貿產品。雖然這兩年來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生絲份額逐漸加大,但是生絲的來源還是以日‘本生絲為主,一想起生絲,嘉樂恆就想起了日‘本利用生絲賺取了大量的美元,而後利用這些美元打造軍艦和美國進行造艦比賽。
嘉樂恆想著,如果未來數年內中國的生絲行業繼續整頓下去並加大產量,到時候取代日‘本生絲也是可能的。到時候日‘本失去了生絲這個佔據他們百分之四十出口份額的商品,他們還能拿什麼來造艦呢?
對此嘉樂恆非常期待!
當然,這都是未來數年後的事情了,海軍部的那群人可不會認為未來數年內日‘本人就沒錢造軍艦了,那可是一個天皇都寧願餓著肚子也要造軍艦的民族。再說了,現在美國海軍面臨的是切切實實的日‘本海軍威脅,大批戰列艦連線下水也是無法讓美國海軍輕鬆多少。
正是這些擔憂才有著之前的兩輪軍事援助條約,除了國內企業家們需要的商業利益和中國市場外,美國海軍也需要在西太平洋扶持一個海軍盟友來聯合對抗英日聯盟在太平洋地區的龐大壓力。
不過對於中國海軍的發展,美國方面依舊感覺到太慢了,即便是那十二艘美製戰艦回國後,美國海軍方面依舊對中國海軍到時候能夠牽制多少的日‘本海軍力量而擔憂。
現在歐洲局勢持續緊張,連遠在美洲的美國人都已經是聞到了硝煙的味道,美國人一邊祈禱著歐洲快點爆發戰爭,然後打上幾年讓美國發戰爭財的時候,一邊也是擔憂著遠東地區會緊隨歐洲的後塵而爆發戰爭。萬一日‘本人趁著歐洲自顧不暇的時候在遠東挑起戰爭,不管是侵佔菲律賓還是進攻中國大陸,到時候恐怕歐洲各國都沒能力去搭理他,到時候只憑借美國一家是無法遏制日‘本的野心的。
歐戰的局勢持續緊張已經是讓諸多人都緊張兮兮的,打算中立,至少在賺足錢之前保持中立的美國人也是擔心著日‘本會趁火打劫,如此情況下,美國海軍覺得有必要進一步增加遠東中國海軍這個小盟友的實力,當然白送他們是肯定不幹的,而新造的話小巡洋艦和驅逐艦之類的作用不大,至於主力艦的話,看著中國人連驅逐艦都拿不出錢買的窮光蛋模樣,也是別想他們花一千多萬美元去買一艘新式戰列艦了,而且新造的話時間太長,等完工了少說也要兩三年以後去了。
想來想去,美國海軍就決定了走另外一個方式,那就是從美國海軍的現役主力艦裡頭,挑出兩艘主力艦然後轉讓給中國海軍,這艘主力艦自然是不可能全重型火炮的無畏戰列艦或者是超無畏戰列艦,這些新式戰列艦美國海軍自己都嫌不夠用,再說了這些戰艦轉讓給中國海軍的話,正常價格他們也是買不起,賤賣了美國海軍也心痛,人家的海軍軍費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一美元一美元從美國會那裡爭來的。
這款美國海軍打算轉讓出去的是康涅狄格級前無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