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1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力對德奧聯軍發動了反攻,結果是睜著眼睛都能猜得出來的,參戰雙方不管是進攻方還是防守一方,都是損失慘重。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種戰役實際上相當無趣的,都是雙方彙集眾多的兵力然後進攻,打上幾個月後各自死傷幾十萬上百萬,然而一如既往的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樣的戰爭打起來也就逐漸演變為消耗戰,除了比拼各國的工業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比拼各國的後備兵員數量,這一場大戰幾乎讓歐洲的這些參戰國把所有的適齡男子都送上了前線,這也是中國的勞工輸出會受到英法兩國的極大歡迎的原因所在。

在這樣的消耗戰中,除了美中日等幾個國家大把大把的賺著黃金外匯外,實際參戰的各國幾乎都是筋疲力盡,就連英國國內都不得不實行事務配給制度,昔日隨處可見的食物如今已經收到了嚴格的管制,哪怕是那些貴族們舉行酒會晚宴的時候那些廚房人員們也是不得不想著各種辦法從各種渠道籌集各種食物。

英國雖然實行了戰時配給制度,但是民眾好歹能吃得上飯,但是其他幾個參戰國就沒有太好的運氣了,尤其是俄國的情況更為糟糕。

多年的戰爭讓俄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極大,加上物資奇缺導致連莫斯科的民眾都吃不上黑麵包了,這種情況下普通民眾不發生動亂才是怪事。實際上俄國並不是沒有獲取這些民生物資的途徑,因為戰爭的因素導致他們國內的糧食產量降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俄國卻是可以進口糧食,相對於德國被全面封鎖的情況,而英國面臨著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威脅,實際上俄國獲得外援的通道是非常安全的。

然而這種安全不代表著運力就有多高的了,現在俄國獲取外援的通道主要就是依靠遠東鐵路,依靠著遠東鐵路大量中國製造的軍械源源不斷的奔赴俄國歐洲前線,1914年開始中國就開始為俄軍提供軍械等軍事物質,並且規模不斷擴大,到了1915年的時候,來自中國的軍事物資已經佔據了俄軍全部軍事物資的10%,而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為了滿足對俄的軍械出口,中國甚至在東北投資建設了數家兵工廠,就近對俄軍進行大量的軍械出口。

而到了1916年,尤其是下半年開始俄國國內各工廠相繼爆發罷工等暴‘亂後,俄國國內的工業產業進一步遭到重創,而這個時候來自中國的軍事物資就顯得更重要了,相對於日‘本、美國貨來說,中國提供的軍事物資價格更低,而起專門為了出口俄國而配套的工廠所生產出來的也都是俄軍制式武器,另外在運輸上也更為方便,可以便捷的透過中國、俄國的鐵路網出口俄國,而不用和日‘本和美國的一樣要先海運到海參威,而在冬天的時候更是隻能運到朝鮮釜山港或者中國的其他北方不凍港。

如此造成的結果就是來自中國的軍事物資在俄軍中的比例進一步加大,到1917年初的時候來自中國的各種軍事物資已經是佔據了俄軍進口軍事物資的80%,而佔據了當時俄軍所有軍事物資的20%。某種程度上來說,來自中國的物資供應了俄軍至少上百萬的軍隊在作戰!

而俄國也由此成為了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出口國,僅次於美國,而然這種出口幾乎全都是軍事物資的出口,並沒有其他的什麼工業品,更沒有俄國國內急需的糧食。

中國之所以沒能向俄國出口大量的糧食,其中第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自己的糧食產量都不夠,儘管這幾年中國為了進行土地改革而花費了大力氣,而且每年投入了巨資興建了眾多水利設施,然而糧食平均產量的偏低卻是個硬傷,為了提高糧食產量這幾年南京共和政府可是施行了數種龐大的政策,第一就是修建水利,而第二個就是鼓勵農業活動中使用化肥,並對化肥企業施行優惠近乎免稅的政策用以降低化肥的成本和促進國內的化肥產業的發展,另外一個就是繼續鼓勵國內那些人口過多但是土地過少的省份中的部分人口向人少低多的地區進行移民,尤其是向東北地區移民。

然而這些措施雖然增加了一定的糧食產量,擴大了總耕地的數量,但是糧食問題依舊緊張,而且這幾年老天爺實在不太給陳敬雲面子,幾乎年年都有大範圍的地區受災,雖然沒有出現餓死幾萬幾十萬人的事情,但是造成的糧食減產卻是事實,這讓原本就糧食緊張的中國更加感受到了糧食緊缺,為了緩解糧食緊缺的問題,中國這幾年每年都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大量的糧食。

所以中國自身而言,是沒用多餘的糧食可以出口給俄國的。但是中國沒有糧食不代表其他國家沒有糧食了,其他的不說了,太平洋對面的美國家裡糧食多到發黴,只要有錢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