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然中國極力爭取說重巡只是裝備了八寸炮,並不是主力艦,但是美國和英國出於限制日‘本在未來也建造大量擁有均衡防護的一萬五千噸以上的八寸炮艦,所以硬性規定了輔助艦上限為一萬噸以及八寸的艦炮,不過為了補償同意中國將主力艦噸位從十萬噸增加到十五萬噸。但是為了防止中國利用這些重巡的噸位開工建造新式戰列艦,其中明確規定條約期間這些一萬五千噸的重巡代替艦也要和其他國家的戰列艦一樣,必須要滿足二十年艦齡後才允許建造代替艦,而且代替艦也不允許超過一萬五千噸,換句話說中國的戰列艦總數只能保持在兩艘,哪怕是二十年後有空餘的主力艦噸位也不得建造戰列艦,只能建造一萬五千噸的重巡。

按照條約規定,中國的主力艦隻能保留兩艘炎帝級戰列艦,兩艘華太級重巡,兩艘正在建造當中的新式重巡。而現役的兩艘前無畏戰列艦以及兩艘繳獲自德國的裝甲巡洋艦必須退役,而考慮到中國缺乏訓練艦的情況,允許中國將一艘裝甲巡洋艦改裝為訓練艦,其餘三艦必須拆毀,並且中國正在建造當中的兩艘戰列艦也必須停止建造並拆毀。

相對於主力艦的噸位過少,中國海軍獲得的航空母艦噸位卻是很高,這是因為中國的航空母艦本來就多,原本的泰山號、華山號、黃山號三艘加起來就五萬多噸了加上中國還有正在建造當中的兩艘航空母艦,加起來就是十萬噸了。所以當日‘本要求中國的航母噸位只能限制在六萬噸的時候,陳敬雲立馬就指示伍廷芳等外交代表退場,並以拒絕簽字為要求迫使英日等國同意中國和日‘本一樣擁有十萬噸的噸位,雖然不如美國和英國的十三萬五千噸,但是和日‘本的十萬噸持平,比法國和義大利的六萬噸還多。

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即是限制了各國的海軍軍備競賽,更是國際地位的一次排名,中國雖然獲得的總噸位排在最後頭,但是能夠被強行逼著參加華盛頓海軍條約,這已經是證明了中國在各國心目中地位的提升,要是和前清時候的那個樣子,人家日‘本都懶得要求你參加海軍條約。

1922年後,世界各國海軍開始進入所謂的海軍假日時期!

第五百五十二章 海軍假日時代

1922年10月份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對世界海軍的發展可謂是影響巨大的,條約對主力艦噸位設定了三萬五千噸的上限,對主力艦的艦炮設定了十六英寸口徑的限制,而這一舉措直接讓各國的鉅艦大炮計劃暫停下來,尤其是日‘本雄心勃勃的十八寸大炮以及英國打算在N3戰列艦上使用的十八寸巨炮都不得不未出師身先死。

而對主力艦三萬五千噸的上限限制,就讓中國的炎帝號戰列艦、黃帝號戰列艦、日‘本的加賀號戰列艦、天城號戰列巡洋艦、美國的南達科他號戰列艦、這五艘戰艦成為了僅有的超過三萬五千噸並且擁有十六寸巨炮的戰艦。而作為老大帝國的英國自然是不會允許發生這種事情的,不過搞海軍限制條約是英國人所倡導並且是支援的,所以對於限制三萬五千噸英國人也沒有辦法,但是他們要求可以繼續建造兩艘主力艦用以對抗各國的新式戰列艦,因此按照條約規定,英國可以在條約簽訂後立即開工建造兩艘主力艦,並且單艦的噸位上限是四萬噸。

一旦這兩艘戰列艦完工後,英國才有可以和中美日等國新銳戰列艦相對抗的戰列艦。

雖然因為大英帝國的影響力讓英國成為了條約簽訂後唯一可以立即建造兩艘四萬噸主力艦的國家,但是同樣可以透過這個事實已經可以證明,英國的國力已經遭到歐洲戰爭嚴重打擊,要不然的按照英國一貫以來的造艦計劃,戰爭期間英國的新式戰列艦早就四艘四艘的開始建造了。國力的萎縮讓英國無法繼續執行兩強政策,甚至讓英國無法建造更多的戰列艦,這也是英國為什麼極力推動海軍限制條約的根本原因。

同樣是因為英國的國力削弱原因,英國人恨不得其他國家連舢板都不能造,這樣他自己也就不用造了,所以才會給巡洋艦弄出了一個一萬噸和八寸炮的上限來,而且死活不承認中國的華太級重型巡洋艦和在建的世廣級重型巡洋艦是輔助艦,強行把這兩級艦劃入到了主力艦的範圍,為的就是限制日‘本和中國繼續建造超過一萬五千噸這種火力和防護相當均衡的巡洋艦,更害怕美國人也在後頭跟風,到時候估計又會演變為一場重型巡洋艦之間的軍備競賽,所以英國人乾脆就按照中國以前的兩艘興上級萬噸重型巡洋艦和日‘本正在開工的古鷹級一等巡洋艦為標準,制定了非主力艦和航空母艦外,其他作戰艦艇的噸位不得超過一萬噸,艦炮不得超過八寸的限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