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部分(1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可以說一家蕪湖兵工廠就是撐起了中國的炮兵部隊,儘管這些武器基本上都是關係國防大業,所以這些火炮雖然都是蕪湖兵工廠所研發,但是蕪湖兵工廠並不能,也沒那個產量來完全全部的生產,所以會透過專利授權的方式也讓國內的其他幾家重型機械公司也進行這幾個型號的火炮以及炮彈的生產。

不管怎麼說,蕪湖兵工廠在陸軍用炮上的實力是國內首屈一指的。

“這款1925年式的105毫米榴彈炮乃是我們公司最新研發的產品,根據陸軍裝備部給出的新式師屬榴彈炮設計目標,是要求新式105毫米榴彈炮擁有至少八千米以上的射程,並且重量控制在一千五百公斤以下!”蕪湖兵工廠的總經理給陳敬雲解說著這款最新式的105毫米榴彈炮。

“根據裝備部給出的設計要求,我司的技術專家們日夜趕工,從數十個設計方案中擇優選出了這一方案!”蕪湖兵工廠的總經理指著前面這款剛刷好了油漆的樣炮繼續說著。

“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炮管長為兩千一百毫米,身長為口徑的二十二倍,整炮的重量很輕,只有一千四百公斤,不但重量輕,而且這款火炮的射程同樣驚人,可以達到了一萬米以上,該款火炮的射程和重量這兩大指標都是要遠遠超過裝備部的的要求。我們相信,在實戰中該款火炮完全可以代替我軍舊式的七十五毫米野炮以及七十五毫米山炮,作為師級炮兵團的主要裝備。”蕪湖兵工廠總經理說起來的時候都是眉飛色舞的,今天陳敬雲來參觀這麼重型的行程裡,蕪湖兵工廠這邊為什麼不重點向陳敬雲介紹其他裝備呢,比如那些那些威力驚人的155毫米加農炮。而是要選擇了這款只有樣炮的新式105毫米榴彈炮呢,很簡單,就是希望直接打動陳敬雲,然後讓這款火炮順利進入陸軍中服役!

要知道,中國陸軍的1922年編制整編中,可是沒個師都會編制至少一個營的105毫米榴彈炮的,部分的山地師因為重量的限制所以已經是選擇了1915年式105毫米輕型榴彈炮,但是絕非絕大部分的平原師,摩步師,裝甲師等所需要的105毫米榴彈炮卻還是沒定下來,國內的數大兵工廠都是卯足了勁想要爭奪這一大塊訂單。

師級火炮轉向105毫米已經是成為了定論的事情了,儘管一時間不可能完成,而且預期中那些75毫米野炮和山炮還會繼續在軍中服役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陸軍全換換裝105毫米乃至更大口徑的支援火炮是成為了定局的事情,而現在各大兵工廠都是想要爭奪一個先手,只要自家產品成功入選,那麼接下來就是幾千門火炮的超級大訂單,加上後續的維護以及炮彈生產,足夠一個大型企業吃上十幾年了。

陳敬雲聽著這款火炮的介紹,對於軍事裝備一直都比較關注的他一下子就是聽出來了這款火炮的優異效能。尤其是射程達到了一萬米這個資料,要遠遠要超過了陸軍中大量裝備的1916年式75毫米野炮,更不要說他的替換物件還是1915年式的75毫米山炮了。

1916年式75毫米野炮的射程不過八千米,而服役於炮兵旅的壓制火炮1917年式105毫米三十倍口徑的加農炮射程也才一萬兩千米而已,但是1917年是加農炮的重量可是到達兩頓多。

可以說,這款新式的105毫米火炮雖然還披著榴彈炮的名頭,但是其射程已經是可以比肩同口徑的加農炮了。

這年頭,火炮的射程是和重量成正比的,要想越高的射程就得擁有越高的初速,要高初速就得擁有長身管,而身管越長這重量自然也就是越大了。而這種事情是非常矛盾的,要了射程就重量太大,而重量輕了射程又太近,這兩個極端具體就可以表現為中國陸軍現役裝備的1915年式105毫米輕型榴彈炮和1917年式105毫米加農炮上,前者的重量只有七百五十公斤,如此重量讓這款火炮獲得了輕型榴彈炮的稱號,然後其射程也悲劇的只有六千米。而後者呢,射程高達一萬兩千米,其超遠的射程也讓這款火炮成為了中國陸軍的獨立炮兵旅中的主要壓制火炮。但是相應的他的重量也是達到了兩千多公斤,在交通落後的亞洲尤其是國內地區根本就無法大規模裝備普通的步兵師。

現在這款火炮擁有一千四百公斤重量的話,勉勉強強還能拉得動,而這種的重量下,射程自然無法和那些兩千多公斤以上的野戰加農炮相對比,超過一萬米是非常困難的,能夠勉強達到一萬米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了。

中國的火炮技術來源表面上看起來很複雜,但是其實就兩個方向,一個是日‘本的75毫米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