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比一,打的好了也就是五比一。而和北洋軍交戰的時候,大多時候都是維持在一比一的兵力損失。當然這些傷亡數字計算的時候並沒有包含那些戰局不妙時敵軍投降,崩潰散逃的情況,只是統計交戰時雙方的的損失。
儘管這場泰州戰役勝的有的意外,不但出乎了眾多國民軍將領的預料之外,就連徐離善自己也沒有想到會只在兩三天的時間就拿下了泰州,而且還能如此順利的殲滅敵軍三千餘人。不過不管這場戰役有多麼出乎人們的預料之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次是國民軍勝了,而且還是大勝!
自從福州起義以來,國民軍取得的勝利不少,但是像今天這樣乾淨利落的大捷卻是從來沒有取得過的,僅僅是一戰,三天不到就殲滅至少三千敵軍,重創敵軍一個旅,而且自身損失連三百人都不到,如此戰鬥已經算得上是大捷了。
“這要好好的宣傳!”陳敬雲面帶喜色道:“這樣的大捷要好好的宣傳,讓人們知道我們國民軍的戰鬥力不是北洋軍那些已經腐朽的封建軍隊可以比擬的。”
陳敬雲看著手中的捷電,臉上的喜色毫無遮掩的表露出來,一旁的沈綱也是面帶喜色:“第三師這一次的確是打的不錯,徐離善能夠如此堅決並快速的拿下泰州,實在是難得!”
身為國民軍中少數幾個有才華的將領,沈綱看問題自然要比別人看的更深一些,別人或許看到這場泰州戰役中國民軍取勝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或者是說北洋軍第七師王汝賢自己犯下了錯誤,但是徐離善的迅速而堅決的下令第32團前往攔截敵軍才是這場戰役取勝的重點。而僅僅是這一點就沈綱就判斷出這個徐離善的軍事才華比國民軍中絕大多數將領都要強。
這種軍事上的直覺和果斷不是每個將領都能夠有的,如果是換成了國民軍其他將領處於當時的情況,他們可能會先去佔據泰州,甚至還可能是害怕敵軍主動撤退而設伏,或許是想要求援空軍前往偵查後得出準確情報再動,只要他們一遲疑,哪怕是遲了兩三個小時,那麼戰機就會被錯過,而能夠在戰場上抓住一閃即逝的戰機,那麼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軍事天才。其他的不過都是從教科書裡複製出來的而已。
陳敬雲也是點頭道:“徐離善這次做的的確不錯,等會我給他去個嘉獎令!”徐離善是福州起義後不久就是加入到了國民軍當中,歷任第四團團長駐紮福州西北部,汀州等地,後來編練第五師的時候任職第五師副師長,去年蘇南戰事中由於第一師潰敗,當時的第一師師長陳衛華被撤職,陳敬雲緊急調駐紮廣州的第三師師長沈綱連夜北上擔任第一師師長。而那個時候徐離善也是終於得到了機會,從第五師副師長被調到了廣州第三師任師長,而後和第三師一起長久駐紮在廣東地區,今年準備北伐的時候,陳敬雲和陸榮廷、唐繼堯三人達成同盟協議後,就把第三軍從廣東撤了出來,並把第三師和第十一師調來蘇南,而徐離善自然是隨軍抵達蘇南並率部駐紮常州、無錫、蘇州、江陰一帶佈防。
如此翻了一遍徐離善的履歷後就會發現,徐離善的資格可謂很老了,甚至比起沈綱、俞若飛這些人都要老的多。只是徐離善除了最開始在辛亥年打了點小戰事外,就沒參加過大仗,這沒有打仗就沒有軍功,沒有軍功自然也就不能和沈綱這幾個人一樣快速升遷。嚴格上來說,徐離善能夠當上第三師師長的位置就是靠著他的資格老,福州起義的時候他就是高階軍官了,現在國民軍中能夠比他資格老的可沒有多少人。
這長時間沒實際指揮過大部隊作戰,所以以前陳敬雲也就對此人的能力有所懷疑,然而今天泰州一戰,徐離善已經證明了他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陳敬雲和沈綱等人自然不知道,徐離善雖然出身於湖北陸軍中學,但是和國民軍中那一群留日、留美、留德的將領們一比還是有些差距的,由於一開始他就是高階將領了,自然是不可能和那些中低階軍官一樣去福州軍校進修,也不可能和徐鏡清那樣去福州軍校進修後在任職。一開始當團長的時候還好,但是當了第三師師長,掌管大半個廣東防務的時候就倍感壓力了,他這個人是好學的,雖然沒人給他當老師,也不可能現在就出國留學或者去上其他什麼軍校,但是他卻是一個人自學,蒐羅了一大批的軍事書籍,甚至為了直接看外國人的軍事理論書籍,他還特地去學了法語和德語,加上他原本就會的英語,可謂是掌握了多門外語的外語人才了。
實際上,這年頭國民軍中的中高階將領的文化素質還是非常高的,那些留學回來的就不提了,就算是國內軍校出身的大多也有中學的基礎文化水平,舉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