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唐強就是看著手中的父親寄來的家書,看罷後嘆了口氣。這幾年來唐輝康雖然依舊任職陳敬雲的私人工業顧問,但是沒了實職後他的影響力不可避免的逐漸降低,尤其是年紀漸大,眼看就沒幾年活頭了,唐輝康不想自己去了後唐家就滑出了權貴家庭這個圈子而淪為二流,所以他這幾年來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兒子唐強鋪路,想要讓唐強爬的更高,但是唐強雖然歷盡了俄國戰事,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但是依舊沒能跨過將軍的那條門檻。俄羅斯的那場戰事國內一大票人都盯著,而且中國的軍隊雖然長時間駐紮在俄國,但是真正參戰的也就只有當年的反攻鄂木斯克以及後來在鄂木斯克接應俄羅斯國防軍這兩場仗,俄國內戰數年,大多時候中國的軍隊都是小打小鬧,只在背後撐著俄羅斯國防軍的腰,但是很少自己親自上陣,頂多就是為了練兵而偶爾上去打幾場,真正的作戰主力始終是俄羅斯國防軍。如此情況小,在俄羅斯的駐軍調動是相當頻繁的,參謀部為了練兵,為了讓更多不多也感受下大規模戰爭的氣氛,所以兩三個月就會輪換一批,這樣的情況下軍官們也就不能很好的在俄羅斯積累資歷和軍功了。
唐強在俄羅斯待了大半年時間也沒能跨過那門檻,最後還是被迫調回了南京參謀部任職,然而旅順局勢一緊張後,唐輝康再一次動用了自己的影響力,甚至是把書信寫到了沈綱案桌上,愣是把唐輝康從參謀部調到了東北裝甲叢集裡頭,而這一次不是在後方司令部裡任職了,而是直接到了第一摩步師裡擔任第11團團長,這樣的老資格上校去前線當個團長,所圖謀的已經很明顯,那就是直奔少將的位置而去的。
唐輝康可是給唐強去了親筆信:老子這次算是把全部人情都給丟擲去了,這次你要是再弄不出來一個少將,那麼這輩子你就是沒機會了!
唐強知道自己父親口中的沒有機會並不是說唐輝康不能再給他背後活動了,而是因為他的年齡,現在的中**隊早已經正規化,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已經是相當完善,而其中的退役制度讓一大群軍官們更是感受到了龐大的壓力。為了給年輕軍官們騰出位置來,軍方制定了嚴格的退役制度。
退役制度中,普通士兵的自然是沒有變化,三年服役期結束後就可以退役得到就業安排,願意繼續服役的申請轉為士官繼續服役。到了士官這個階層後,已經是志願兵性質的職業軍人了,最長服役到四十歲,當上士官的最高階‘軍士長’。
不過很多士官們都想要當軍官,而當軍官的路子只有一條,那就是報考軍校,為了給士官們提供晉升的機會,軍方的各大軍校裡會給年齡二十五歲以下計程車官報考軍校給予一定的優待。所以很多年輕士官們頭兩年大多數都是想要報考軍校的,只有超過了年齡後才會老老實實的繼續當士官,積累年限資料,等爬到了軍士長這一級後工資也不必那些尉官們少多少了。
士官再上一層就是軍官階層,以前的軍官階層是沒有退役制度的,只要不犯錯,身體條件也許可的話一直當到老也是很正常,以前三四十四歲的尉官多的很,五六十歲的校官也非常多。為了保持軍官年輕化,同時也是為了給軍校畢業生以及年輕軍官們更多的晉升空間,三年前就已經開始施行軍官退役制度。
軍官的退役是以年齡來計算的,比如,少尉和中尉都是三十歲,上尉是35歲,少校是四十歲,中校是四十五歲,上校是五十歲,少將則是五十歲。中將為六十五歲,上將為七十歲。超過以上年齡後就是專為預備役。當然也有部分的例外,比如那些技術性的軍官就可以放寬服役年限,但是這些例外不適用於傳統軍官身上。
唐強也不年輕了,今年已經是三十七歲了,這個年齡雖然距離上校五十歲的服役最高年齡還有十幾年呢,但是陸軍中年輕軍官一大堆,統一戰爭時期從福州軍校出來年輕軍官們全都是十**歲,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而當時唐強從福州軍校畢業的時候都是二十七歲了,所以周圍的一大群師兄弟們都是比他要年輕,這群人構成了當時國民軍的軍官主體,有些人爬的快一些,有些人爬的慢一些,而和唐強爬的速度差不多的也有一大群人。陸軍裡頭二十幾三十來歲的上校可是一大堆,一個個都是翹首以望等著繼續升一步呢,而和這些人比起來,唐輝康的戰功和資歷都不算出眾,甚至年齡上還處於極大的劣勢。如此情況下,上司考慮提拔的時候,自然會提拔那些年輕人,而他唐強如果這一場戰事沒有立功,隨後又在不太重要的位置上糟蹋幾年的話,那麼他這輩子就是徹底和將軍這個名詞無緣了。
知道自己情況的唐強是打定了主意,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