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經是在進行最後的舾裝測試階段了,按照正常情況來看,最遲今年年底就能夠服役,這對於壓力龐大的中國海里來說可不是個什麼好訊息。

所以舜帝級的設計和建造都是一路趕工,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建成然後進入海軍中服役。

在中國海軍動工了新一代條約戰列艦的時候,中國海軍和其他國家海軍一樣,同樣也是對條約重型巡洋艦進行了探討設計。

中國海軍中原本的重型巡洋艦是為一萬五千噸的均衡性巡洋艦,也就是華太級、世廣級這兩級四艘為標準的。但是華盛頓海軍條約中把輔助艦的噸位上限限制在一萬噸以內,而且還把中國海軍中這四艘重巡化為了主力艦之內。而這也就代表著中國不能繼續建造超過一萬噸的重型巡洋艦了,要建也可以,但是那就得佔用主力艦的噸位。

現在中國的主力艦噸位可都是用光了,一點都沒有多的。而隨著兩艘世廣級重型巡洋艦建成下水並進入海軍服役後,海軍內部對於下一代的輔助艦要怎麼建也是充滿了矛盾。

中國海軍十幾年前就已經玩過裝備八寸艦炮的萬噸重巡了,當年的興上號可是撐起了中國海軍的天空,然而十幾年後的今年這些萬噸重巡就是讓海軍無法入眼了。

但是看不上也沒辦法,誰讓條約限死了一萬噸和把寸艦炮的上限呢,為此,艦政司也是和其他國家一樣,提出了條約型重巡的設計方案。

這年頭,世界各國海軍的選擇基本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儘可能的在一萬噸的船體上堆積八寸艦炮,然後保障航速,至於防護力都被各國的軍艦設計師們拋棄了。

然而這些薄皮高速重巡實在是讓海軍方面放心不下,所以條約型重巡從1922年就開始進行相關的設計討論,但是直到1924年依舊沒能確定最後的設計方案,而這個時候英日美的條約重巡大多已經開工了。

不過好在中國現今的重型巡洋艦數量並不多,哪怕是華太號戰沉了後,中國目前依舊擁有三艘一萬五千噸的重型巡洋艦,此外還有兩艘老舊的興上級萬噸重巡,最初的這幾年裡對重巡並沒有太大的急迫性。不過隨著時間的過去,隨著英日美等國的大批條約重巡服役後,中國也不可能一直靠著這幾艘重巡來撐場面。所以下一代的重巡設計工作就是成為了很多海軍將領為止糾結的事情。

然而就在海軍糾結於萬噸條約重巡的時候,艦政司造船科科長韓通林上校卻是提出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構想,那就是設計一款航空戰艦!

第五百九十三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

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相關限制和漏洞,韓通林上校提出完全建造一款三萬三千噸又或者是兩萬七千噸的航空戰艦。此類戰艦將會佔用航空母艦的噸位,戰艦的前半部集中佈置三到三座炮塔,炮塔上暫時部署八寸艦炮,但是炮塔座圈卻是按照可裝備十四寸艦炮來設計,如果在條約期間開戰,那麼就可以透過緊急換裝十四寸的艦炮,讓己方短時間內獲得一艘裝備十四寸艦炮的主力戰列艦。

當然為了讓航空戰艦符合航母的分類,後半部還必須部署機庫和甲板,不要求他具備航母的作戰能力,但是至少看起來得像是航母。

簡單說,這就是一種打著航母的名頭的戰列艦!

這種構思讓中國海軍高層動心不已,要知道主力艦的噸位是有限的,航母的噸位雖然也被限制了,但是中國的航母噸位不少,足足有十三萬五千噸,現在都只用了八萬噸,還有足足五萬五千噸可以用呢。而且航母的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不過按照中國海軍目前的規模來說,四艘兩萬噸級的航母已經足夠使用了,剩下的噸位空著也是空著,造多也是浪費,如果把剩餘的五萬多噸位用來造航空戰艦的話,那麼就可以讓中國海軍增加兩艘兩萬七千噸左右的航空戰艦。

到這時候這種航空雖然在條約期間只裝備了八門的八寸艦炮,但是卻能集火力、防護以及航速甚至是航母空戰能力於一體,不但可以勝任均衡性重巡的作戰任務,而且航空戰艦還能提供作戰飛機為艦隊提供空中保護以及空中偵查等。

因為哪怕是不經過改裝,那麼這種航空戰艦也能夠集航母和重巡於一身,並有效的完成任務。

而在條約期間如果爆發戰爭又或者是條約到期後,那麼海軍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把這些八寸炮換成十四寸炮,上海兵工廠雖然暫時造不了十五寸或者十六寸的艦炮,但是老式的十四寸四十五倍炮還是勉強可以的。而如此一來,就能夠多出兩艘裝備了十四寸艦炮的主力艦來了。

如此誘人的構思讓海軍高層立刻讓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