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洩�木�米呦頡�
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總部,頭髮整齊油亮的一箇中年人看著手中的檔案,半晌後道“看來財政部這一次是下定了決心了!”
而他身邊的一人道:“財政部要推行紙幣信用化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一旦說出去紙幣無法在央行裡換取白銀和黃金,誰還敢用紙幣啊,而且真的如此的話,我們華夏銀行的金庫裡那麼多的紙幣難不成要成為廢紙一張?”
對於這人的言論,那中年人冷哼了一聲:“難道你還以為我們華夏銀行是前幾年的華夏銀行嗎?”
這話一出,旁人才是反應了過來,是啊,現在的華夏銀行雖然依舊是中國第一大銀行,但是當年的那次拆分重組讓華夏銀行失去了眾多重要的業務,以及最為重要的貨幣發行權。當年華夏銀行被拆分後,因為獲得了高達數億元之多的國家債卷的補償,所以表面上華夏銀行的資產有所增加,但是失去了眾多重要業務的華夏銀行被迫全面轉向商業銀行,而轉型期整整持續了兩年之久,兩年裡華夏銀行不但沒有盈利甚至是萎縮了一部分的資產,好在華夏銀行到底家大業大,哪怕是被拆分重組後依舊掌控著眾多的資金,數年後華夏銀行轉型完成後再一次呈現爆發性增長,雖然企業的擴張速度比例還不如東南銀行以及北方銀行等其他銀行,但是考慮到華夏銀行原本就龐大無比的資產,華夏銀行一年來擴張的資產量卻是東南銀行和北方銀行加起來都比不上的。
然而華夏銀行儘管資產規模越來越大,但是影響力終究是比不上當年的那個華夏銀行了,當年的華夏銀行隨便動一動都能夠影響整個中國的經濟走向,當年華夏銀行拆分重組的時候,幾乎讓整個股市暴跌,連帶著讓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長都放緩了步伐。
如今政府要實行貨幣信用化的話,民間的各大銀行甚至普通人要反對的話,還真不好反對。
“這場該死的戰爭,那些該死的社工黨人!”那人有些抱怨這場戰爭了,財政部想要推行貨幣信用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早在當年政府收回了貨幣發行權,組建了中國銀行後就是說要把紙幣信用化,理由也簡單,那就是黃金和白銀作為國際貿易結算的硬通貨,國家需要儲備白銀和黃金以做不備之需。而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實際上的理由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財政部一門心思的想要把紙幣的發行和黃金以及白銀的儲備分開來,以爭取發行更多的紙幣。
現在國家的白銀和黃金儲備其實就是中國銀行裡以及交通銀行的白銀以及黃金儲備,中國銀行的黃金和白銀儲備乃是當年收回貨幣發行權的時候接手過去的,而交通銀行則是因為財政部控股了交通銀行的多數股票。
而國內除了國家控制的白銀和黃金外,還有大量的黃金和白銀控制在民間各大銀行以及普通民眾所擁有,雖然說推行貨幣已經十餘年之久,而且以政府為主導收稅以及財政支出一律使用紙幣,對於貴金屬除非來中國銀行兌換,否則是隻進不出,然而儘管如此民間依舊擁有大量的貴金屬以及外匯的儲備,這對於財政部而言是無法接受的,財政部恨不得把全國的貴金屬和外匯都控制在手裡頭。
這一次戰爭爆發後,也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擔心,因為戰爭時期黃金才是硬通貨,所以很多人就開始去中國銀行兌換黃金和白銀,這樣一來很快就讓中國銀行的貴金屬儲備大量流失。而要知道,中國銀行發行的紙幣可是遠遠超出了中國銀行所擁有的黃金以及白銀乃是外匯儲備,華元紙幣的匯率是依靠早年官方指定的和美元掛鉤原則,兩華元兌換一美元,同時按照這個比例可以兌換白銀和黃金。
雖然僅僅是個開始,但是依舊讓中國銀行以及財政部那邊看到了貨幣崩潰的風險,為了從源頭上阻止貨幣崩潰,阻止大量貴金屬的流出,財政部終於是下定了決心真正的推行貨幣信用化,而這一決定也是得到了陳敬雲的全力支援,實際上貨幣信用化當年就是陳敬雲自己提出來的,陳敬雲之所以支援貨幣信用化也簡單,那就是因為後世裡就是這樣的,自己只不過是提前做而已。
貨幣的信用化肯定會讓貨幣的價值產生極大的波動,貶值或者增值都有可能,而在各國都採用金本位的時候華元紙幣的信用化也會讓國際上拒收華元的紙幣,這年頭實施間接金本位的華元可是和美元,日元英鎊等貨幣一樣,都是國際上流通的硬通貨,拿著華元紙幣到中國銀行的任意分行可是都能夠兌換黃金的。
實際上貨幣的信用化並不會太大的影響國際貿易,真正影響到的是普通的民眾,因為貨幣的信用化就意味著財政部想要發行多少紙幣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