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兩用炮。而在二十年代中期進行了防空火力改進,拆除了防空效能略差的三寸五十倍高射炮,進而裝備更多的三十毫米防空炮。實際上這種改裝不單單發生在炎帝級上,還發生在中國當時最新建造的舜帝級戰列以及其他重巡上,三十毫米防空炮在二十年代中後期大量進入海軍服役,相對的三寸防空炮開始從主力軍艦上退役,不過也不會一股腦扔了,而是會搬到陸地上的部分重要港口要塞等地區擔任要地防空的任務。
而這種改裝也不是中國獨有的事情,美國和日‘本乃至英國都在進行類似的防空改進,比如美國人就是開發五寸三十八倍的高平兩用炮以及一點一寸防空速射炮並裝備到新式軍艦上,再加上12。7毫米的高射機槍,形成了主力軍艦上的防空網。只不過這些國家雖然都有改裝,但是絕對沒有中國這麼重視而已。
日‘本人雖然沒有中國那麼重視防空力量,但是第一次中日戰爭後也是受到了教訓,所以這日‘本海軍的艦艇上的防空力量也不可小視。
在二十年代乃至三十年代中前期,作戰飛機的速度都沒有對軍艦取得絕對的優勢,因為飛機的速度提高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並且有著極大的技術限制,而軍艦上的防空火力要增加真的很容易,直接增加防空炮的數量就是了,不存在著什麼技術差距。
這種情況下,航空兵對軍艦採取進攻的話就需要一定的戰術了,而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海軍極端重視俯衝轟炸機的根本原因。因為俯衝轟炸機可以利用俯衝攻擊的方式高精度的摧毀敵人軍艦上的大量防空炮以及大量的露天裝置,憑心而論現在中國的B6俯衝轟炸機所攜帶的不過是兩百五十公斤的半穿甲航彈,這種航彈攻擊輕裝甲目標是足夠了,但是要對付戰列艦還是略有不足,直接憑藉半穿甲航彈要擊沉敵艦是非常困難的,要真的向把日‘本的加賀級戰列艦給擊沉,要得靠大量的魚雷轟炸機進行魚雷攻擊。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一波攻擊機群中,集中了大部分俯衝轟炸機的原因,這些俯衝轟炸機需要提前用俯衝轟炸的模式來清除日‘本艦隊上的防空火力,從而為後續的魚雷轟炸機的投放魚雷製造機會。
山本英輔看著海面上泛著白色浪條的魚雷,眼睛都快要冒出火來了,又是一聲巨響。山本英輔清晰的看到中國的四架魚雷機同時投下了四枚魚雷,然而這四枚魚雷形成了一個約三十度的扇面朝著長門號而去,長門號雖然躲過了其中的兩枚,但是這種扇面的魚雷攻擊註定是不可能全都躲過去的,於是乎沒有多久長門號的左舷前方傳來一聲悶響,然後就是一道數十米高的水柱從左舷升起,這道水柱還沒有完全落下,其左舷中部再一次被魚雷擊中。
這兩枚魚雷的攻擊讓長門號受到了致命的創傷,雖然魚雷沒有引起彈藥爆炸或者引發燃油的大火,但是這兩枚魚雷爆炸後卻是給長門號的左舷留下了兩個巨大的缺口,而且這還是在水下的缺口,幾乎瞬間裡,大量的海水就是湧進了長門號。
而這個時候,長門號上又是遭到了數架俯衝轟炸機的投彈,很快又一枚兩百五十公斤的航空炸彈擊中了其艦橋,雖然沒有深入長門號內部爆炸,但是卻把上部艦橋炸的一塌糊塗,而且還引發了艦橋上的大火,人員傷亡慘重不大,也是讓艦橋上的大量露天裝置被摧毀。
山本英輔擔憂看著前方的長門號:“中村大佐那邊情況如何?”
他口中的中村大佐乃是長門號的艦長中村龜三郎,此人是中日戰爭爆發後剛剛調任到長門號上擔任艦長,到現在不過一個禮拜而已。
實際上現在日‘本海軍中的相當多一部分主官大部分都是剛上任不久,這個和日‘本海軍裡的每年大規模調動時間有關,按照往年的慣例,和平時期裡日‘本海軍各部門的大規模調動時間主要集中在十一月到十二月這個時間段,尤其是十二月一號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調動時間,這一天裡,日‘本海軍有眾多的要害職位都會進行調動,不過這一天中日兩國相互宣戰,所以重要部門的調動被暫停,但是類似艦長的這些校官職位還是照常進行調動的。
不用多久,手下人就來回報:“中村大佐來電,長門號戰力任在,他已經下令向右舷注水並保持長門號的平衡,不過長門號的航速已經降低到只有二十節!”
不得不說,要擊沉一艘戰列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到目前為止,長門號已經受到了至少五枚兩百五十公斤航彈、兩枚魚雷的命中,此外還有多枚的五十公斤航空炸彈的命中,但哪怕是長門號已經傷痕累累,但是依舊沒有沉沒,甚至連要害的艙室都沒事,彈藥庫,機輪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