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 ?中國古代,除了“母儀天下”的后妃,最為人所羨慕的女人,恐怕就是公主了。
?????? 嗯,不對。其實公主更值得大家羨慕。至少皇帝是她的爹爹、兄弟,捨得對大小老婆下刀子的皇帝一抓一大把,但是向女兒姐妹下手的皇帝倒還真是不多。
?????? 至少,公主們不用跟三千佳麗爭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可不一定就咋地呀,定陵地宮被挖開以後,大家才發現,萬曆皇帝就是一個個子不高的跛腳。
?????? 公主們只要滿意包辦婚姻(那年頭,有幾個女人不是包辦婚姻?)、不摻和政事、不趕上兵荒馬亂國破家亡的倒黴年頭,日子過得實在是很不錯的。
?????? 但是兄弟姐妹們,世間無絕對呀。
?????? 故紙堆的背後,榮耀與奢華的下面,一群群留連哀傷、輾轉難去的身影,留給了後人無盡的遐想、不絕的感嘆!
?????? 是為序。
化竹的公主(1)
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只有兩個女子,有化竹的遭遇。她們就是堯帝伊放勳的一對女兒:伊娥皇伊女英。她們有一個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華。
當然,在她們生活的公元前兩千二百多年時,還沒有“公主”這個稱呼。
公主的稱呼,似乎直到秦時才正式得到官方認可。在此之間,周天子的女兒,也只是被稱作“王姬”而已。但是作為天子的愛女,王姬們有一項特殊的待遇,她們的婚禮,要由“公侯主持”。“公主”便是這一項禮儀的簡稱。《公羊傳》寫道:“天子嫁女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戰國以後,“公主”的稱謂開始被公認。當時,周室式微,諸侯的女兒也用這種禮儀及稱謂,則被視為一種譖越,不能算是正式的官式稱呼。
到秦漢時,“公主”的稱號系統逐漸形成併成熟。漢朝時最後定製:皇族女性所得的封號,以字數多少來定高低:“公主”是指皇帝的女兒,“長公主”則是皇帝的姐妹、皇帝的姑媽們當然就被稱為“大長公主”。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為了表示與漢家不同,他把“公主”的稱呼改為“室主”,但是這個“室主”到底應做何解,至今沒誰能弄得徹底明白。
宋朝的時候,曾經恢復周朝的古制,把“公主”改稱為“王姬”、“帝姬”。等到宋高宗建立南宋時,他恢復了“公主”的舊稱。
最複雜的公主職稱恐怕數清朝,同是皇帝的女兒,因為生她的媽地位有高低,所以同為帝女,稱呼便有了不同:皇后的女兒是“固倫公主”,等於親王;妃嬪的女兒稱“和碩公主”,等於郡王。
還有元代,皇帝的女兒、各親王郡王的女兒、只要跟皇族搭上了界的,都統統稱為“公主”可也,公主遂氾濫成災。
最離譜的是金國,雖然學著樣子將皇帝女兒封為公主,可是卻出了個皇帝海陵,將小老婆都賜予“公主”封號。這更是大丟“公主”尊號的面子。
不過,不管怎麼說,娥皇女英姐妹,從身份的真實意義上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公主。
但是,為什麼兩位尊貴的公主卻會同時嫁給同一個男人呢?
那是因為,當時還在氏族社會時期。當時有一種婚俗,娶妻的男人有一種選擇權,在岳父母同意的情形下,可以決定是否要將妻子家中無夫或待嫁的姐妹們,也一起娶回去。
這種制度,在周朝時正式成為一種貴族特有的禮制,寫入禮法中,被稱為“媵制”。《禮儀 婚禮》中明確地寫著:“嫁女必以侄娣從,謂之媵”。充當“媵”的女子,基本上都是男人正式妻子的親姐妹或堂表姐妹們。“媵”的身份,比妾自然要高得多,但是也低於丈夫的正式妻子,從屬於正妻。
後人據此推測,堯帝嫁女時,就使用了這種媵制。一般認為,正式出嫁的應該是姐姐娥皇,妹妹女英則是姐姐的媵。
妻也好,媵也罷,總之,伊娥皇伊女英有了一個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華。
舜帝姚重華,應該是愛上了這對姐妹的,因為與伊部族的聯姻,是舜父不同意的事情。而舜在這種情形下,採用了“不告而娶”的辦法,這應該是他愛戀的一種表達方式。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化竹的公主(2)
當聯姻的好日子來到的時候,舜帶著人馬和禮物,在媯水邊迎娶了這一對姐妹花。
舜的部落是黃帝第九世後裔,當時他和堯帝伊放勳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