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紅櫻槍(1 / 3)

小說:民國之國術宗師 作者:王清談

在等岳父處理產業的時間,王洪更用心的教起了義勇軍的這些骨幹。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這些人練著自己教的刀法殺日本人,他可不能留下花架子。

戰場拼命,膽量、本能、體力都要有,就是憑空出現的高招沒有。每一招,每一式都要自己反覆大量練習,接近實戰的對練也一樣。

高手不是由師門陪練出來的,就是一路打菜鳥升出來的。

王洪搞不出護甲,只能穿著厚棉衣當陪練,可是這些手生的壯漢們沒輕沒重的,互相比起來,看誰扎到總教頭的身上多,王洪這個陪練身上青一塊紫一塊。

喂招能喂成這樣,把年輕氣盛的王洪氣的夠嗆。心道,這就是一幫畜生。於是,號稱高手都是揍出來的,開啟了狂揍模式,十幾個好手被收拾的叫苦不迭,對拼的本事卻蹭蹭見長。

古小良見拳房開始了剌刀、大刀的實戰訓練,欣喜若狂的天天守在拳房裡,讓王洪陪他過招,讓其他人陪他過招。他倒是想掏出王洪的家底東西,只可惜練武的時間太短了,有心無力,只能抓住這不容易的實戰機會,磨鍊自己的武藝。

王洪見他迷上了武藝,就勸他把精力放在練手槍步槍上。

武藝這東西,王洪現在還琢磨不出來有什麼大用,古小良一個半路出家的人,何必下那麼大功夫哪?

古小良聽進去了一些,在看到漢奸警察的騎兵隊,騎著馬帶著大刀和匣子槍,就眼熱起那三號匣子槍來,馬上找到了王洪。

這些騎兵的裝備,大概是奉軍大刀隊留下來的。

匣子槍,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毛瑟駁克槍,各地叫法不一。近戰中火力兇猛,比普通手槍威力大,比步槍子彈多,各家軍閥和民國的正規軍都大量採購過。三號匣子槍是指7.63口徑,短槍管的駁克槍。

說起大刀隊,後世最有名的是29軍的大刀隊,名大刀,實際是短刀。只有奉軍留下了使用關公大刀的影像,算是名副其實的大刀。網上那張經典的立刀端著匣子槍的照片,也是奉軍的,還是日本人拍的。

手拿匣子槍又配上大刀,可能是想給手槍裝剌刀的思路,現在看很詭異的組合,卻是當時多數大刀隊的標配。

一聽這些騎兵隊手裡有匣子槍,不用古小良多說,王洪也來了興趣,一發子彈等捅一剌刀,十發子彈,不是斥候偵察,誰還練剌刀啊?他馬上讓古小良打探好騎兵隊的行蹤,準備搶兩把匣子槍。

這些漢奸警察參與了對義勇軍的圍剿,入冬了,戰事緩和下來,就到安市休整人馬。他們每天出來轉上一圈,即遛了馬,也算是幫著維持了安市的治安。

這些人一出門就騎在馬上,都是兩個三個的一起行動,很難動手。

開槍,動靜太大。

動刀,沒有不出聲響就能全乾掉的把握。

王洪跟著古小良去檢視了一次,他想了半天,就讓古小良再叫上兩個人,幾個人拿起紅櫻槍,專門練了幾天剌殺。等覺得大家能偷襲著剌中馬上的漢奸警察時,這才開始找合適動手的地方。

古小良探查的最多,知道這些騎兵隊走的路線,他就帶著幾個人從山上繞到了九道溝與蛤蟆塘中間的路上。

四個人在現場定下了方法,把紅櫻槍埋在雪裡,等這些漢奸警察靠近時,再拿出紅櫻槍偷襲。

平時漢奸警察都是兩個三個的走,王洪的位置就安排在最後面,由他攔著衝出去的漢奸警察,也可以在誰失手了,由他來補槍。

一切都準備好了,四個人卡著這些漢奸警察騎馬巡邏的時間,或蹲或坐在路邊做好了動手的準備。

遠處傳來了馬蹄聲,幾個人心就提了起來:來了。

可馬從路面上轉過來時,幾個人傻了眼,今天多了一個人,是四個人。

古小良趁著這幾個騎兵還沒靠近的時候,就問王洪:“幹不幹?”他心也虛了,四個人,就他一個人帶了把擼子,還是用來以防萬一的,王洪他們只帶了紅櫻槍。

這地方,前後幾百米遠都有路卡,響了槍,四個人就要被追的滿山跑,很難跑掉。

王洪也覺得把握不大,誰一槍要是扎不中,就會給他們掏出匣子槍的機會,這麼近的距離可沒地方跑。

就搖了搖頭,示意著放過去,等下次機會。

一個漢奸警察見到四個人在路邊待著,遠遠的就喊:“幹啥哪?”

古小良就站了起來回應了一句:“我們走累了,歇一下”。

四匹馬很快就到了眼前,倒是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