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尚雲祥(1 / 2)

小說:民國之國術宗師 作者:王清談

進入九月,尚雲祥來孫祿堂家裡坐客。

尚雲祥個子不高,人有些顯胖,為人不拘言笑。

他身上有兩件事讓後人記憶深刻,一個是從小糖瓜到咯崩牙這個勵志故事,另一個就是受二十九路軍軍長宋哲元之邀,以形意刀技教練士兵。

小糖瓜的外號是尚雲祥初學形意時,李存義的戲稱。他從小練武,卻被一個只學了三年形意的人給放倒了,就找到李存義那裡要學拳。可李存義嫌他個子小,人又天生有些胖,說了句“像個小糖瓜”,不肯收,幸得同門說情,才勉強留了下來。剛開始學拳時,別人也跟著叫他小糖瓜,這激得尚雲祥發誓:“糖瓜雖小,卻要讓它崩牙”,在付出幾倍的汗水後,他很快就在師兄弟中拔了尖。李存義就收回了他的話,並且傾囊教授。

尚雲祥下的功夫非常大,連做維持生活的生意都顧不上。練武費鞋沒錢買,他乾脆就赤腳練拳,日久足掌堅硬如鐵,人贈雅號“鐵腳佛”。

他不僅跟著李存義學形意,還從程廷華那裡得了八卦掌的精要。除同門交流,還跟八卦名家馬貴,通臂名家張策,太極名家王茂齋等人成了好朋友。

李存義因為殺了洋人,去山西避了一段時間,回來時,將從山西補齊的形意拳全盤教給了尚雲祥,據說尚雲祥自己也去了兩次。等郭雲深聽說門中出了個後起之秀尚雲祥,甚感欣慰,就把他帶在身邊半年有餘,成為幾個親授拳技的隔代弟子之一。就這樣,尚雲祥集多家形意於一身,又下大力氣把他的拳術規整了一下,所以他傳下來的這一脈形意拳,從著手入門處,到套路與器械的關聯,當屬形意拳各流派中,最有條理的。

在國術圈子裡,尚雲祥還真就是位佛爺。手上有功夫,個性又不好四處走動,只在直隸一帶踏實教徒,專門研究形意一門,都沒聽說過他主動挑什麼事兒,反倒是惹了他的當場被揍,所以深得北方國術圈的敬重。

同輩的、小輩的也沒人敢跟他動手爭什麼名份。光憑他跟著郭雲深學過拳的經歷,形意拳裡,敢在他面前裝大輩的就沒有,所以某地攤小說講某人讓尚雲祥再站八年樁,早成了現今武術圈裡的大笑話,估計還能再笑兩百年。

至於孫祿堂與尚雲祥的關係,不是親師兄,卻是同一個師爺手把手親自帶著教過的,這可比親師兄還來得更親些。幾十年後,兩人的女兒因此一起對著二人的照片祭拜過。

後世有人造謠說孫祿堂與尚雲祥如何不合,呵呵一下,這兩人要是不合,整個直隸的武術圈都得選擇站隊,可能嗎?只能說孫輩不孝,讓前輩蒙羞。

這尚雲祥愛吃餃子,趙婧之和師孃就在後麵包餃子,王洪便靠前伺候著二人,負責端菜、上餃子、倒酒。也不知道二人說了什麼典故,就扯到了王洪身上。

尚雲祥就對王洪說:“小子,耍幾手劍看看”。

王洪只能按照這師叔的意思,拿把劍站到了場子中央。他不好練孫先生教的劍法,純陽劍、八卦劍、太極劍這三套劍法他學習時間不算長,又個個講究精細的手法,不象他自己的劍法以戰陣為主那麼粗糙。

真有練錯的地方,那是師父教錯的還是自己練錯了?

這也是國術界門內的規矩:練的不好是自己的錯,練錯了就是老師教錯了。

只是近幾年這個規矩被人忘了,只顧得嘲笑這個門派沒出人,那個門派人不行,卻忘了自己是一練就錯的人,說別人沒出功夫的底氣哪裡來的?

王洪就決定練自己的東西,雖然粗糙,可據說這位師叔也使過刀,見過血,應該能看出門道來。

硬說起來,尚雲祥和孫祿堂兩人對拳術的態度不大一樣。

孫祿堂喜歡把拳勁這東西補滿了,然後開始往深了走,用的道理又是傳統的儒釋道三家。其實他也沒別的辦法,涉及到拳意層面,只能說象不說景,這種哲學手法在什麼時代都招人煩,是個人都喜歡短平快的快餐和網購,誰願意苦了好久才入門,一點一點的啃哪?於是就有不少人說孫祿堂不講真東西。卻不知道,用什麼手法去寫,只要不害人,拳到深處,也都會這麼枯澀難懂,比如內丹術,比如中醫,除非自己練到一定程度,才能安心看下去。身上沒東西,想挑錯的可能都沒有。萇乃周、孫祿堂兩人的書,就是武學的兩座大山。前者簡單,也沒誰讀出名堂,後者繁瑣,也一樣沒人找到抓手入門。說明好書也得好人看。

尚雲祥的形意拳還是老形意這一套,教法練法更是樸實。想打人,練剛勁去;知道明勁了?練剛勁去;知道暗勁了?練剛勁去;知道化勁了?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