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路上(1 / 2)

小說:民國之國術宗師 作者:王清談

從青島帶上車那些吃的東西快沒有了,要照顧趙婧之,王洪不得不在路邊村子裡尋找些合適孕婦吃的東西。

秋收時節,兩人在農家買了些吃的,卻都是些粗糙的糧食,只好先將就一下,準備在路過鎮子時再做採買。

再往北走,土匪突然不見了。

走了很遠王洪才想明白,土匪之間也是有聯絡的。估計是碰上了硬點子,小股勢力的土匪不敢出面,大股的土匪也不願意折損人手,只能放二人過去。

九月末,地裡還有少部分莊稼,穗子癟在那裡,隨著秋風盪來盪去,兩人不懂農事,從路上的情況,也能看出來,今年的收成很不好。

路過一個小鎮子,王洪在小鎮裡尋了一圈,並沒找到太多合適的東西。

除了高梁米、小米,就是土豆、地瓜一類的東西。

剛剛過了秋收,這裡的農民們就已經進入了冬藏的日子,喝些雜糧和野菜的稀粥,是這一帶人的主食。

這年代,哪怕是一般的地主和大戶,不是農時,也是一天兩頓稀飯。也許這些人家不差銀子,可多數小地主都是節儉出來的,不會在這上面浪費錢財。

王洪能將就,可他想到馬車上的孕婦不能將就,就拿著現大洋四處叫買,這才買了兩隻土雞,外加十來個雞蛋。拿著這些找了個小飯店,總算在路上吃了一頓熱飯。

小鎮子東西並不多,到大鎮子才有那麼一點東西賣。兩人路過的村子,也是人煙少見,偶爾見到的,都是滿臉菜色,人瘦如材。

王洪趕著馬車路走過的時候,那些人看過來的眼光,不是無視,就是急忙躲避。王洪知道是他穿著一身軍裝,並不招這些人待見。

農民看天吃飯,這兩年天災頻頻,膠東這一帶,家裡男人有點能耐的,都拖家帶口去了東北闖關東。而留下來的,不是有老小拖累走不開,就是有很多捨不得的事情,餘下的都是沒有闖勁的人。

在進入一個大鎮子時,王洪就順手買了兩個小鐵鍋,又在這大鎮子裡買米買面買油,還搞到了十幾斤炭火。回頭把馬車上鋪墊了些土磚,就在車上自已做起熱粥來。

這一帶果樹不少,他在路上採摘些,就算是趙婧之的營養品了。

離家越來越近。

王洪只想趕緊回到家裡,看一下奶奶的身體怎麼樣,順便把新媳婦帶給大家看看,不管是新媳婦還是媳婦肚子裡的孩子,總會讓奶奶高興,讓家人高興的。

趙婧之卻是近鄉情怯。

雖然懷孕了,可公公婆婆都是第一次見面,態度會怎麼樣?會不會喜歡自己?這邊的風土人情會怎麼樣?水土適應嗎?此外,那個叫小芸的會不會害我。

她明顯想多了,倒也是孕婦的正常。

還有三十里地就要到家了,卻又遇到了土匪。

這股土匪守在一個土坎上,要不是王洪站在馬車上琢磨著樁架勁兒,還真注意不到,那兩百來米外,冒出的幾個腦袋瓜。

王洪看到有人守在險要的地方,立刻就跳下馬車,開始掉頭。

那夥土匪見王洪要掉頭,一聲吆喝,一大群人,就從土坎上跑了下來。王洪瞄了一眼,見這些人的武器有兩個人扛著的大抬槍、打獵用的鳥銃土槍、還有人揮著短鳥銃和不知名的短槍,餘下的就拿著長槍大刀。

王洪趕著車,回頭看了幾次,才找出有幾個象是拿步槍的人,卻見那幾個人也不端槍瞄準,只是一個勁的在後面追喊著。看清了這些人的武器,他把馬車趕到了小山樑的後面,就把那小日本子的三八馬槍和子彈拿了下來。

他幾步躥到山樑上,開始尋找那幾個最有威脅的步槍手。

三八式馬槍和四四式卡賓槍是兩種不同的槍。前者,就是截短槍管的三八式步槍,在500米內與標準的三八大蓋沒什麼區別。後者是騎兵專用的馬槍,剌刀直接摺疊安裝在槍上,精準度反而更高一些。

土匪們衝的很快,就這點時間,已經進了兩百米內。王洪沒敢開槍,他有把握的距離是一百米左右。等放近到一百多米時,藉助三八馬槍的精準度,先把看到的兩個拿著步槍的人打倒在地,隨後,一槍槍的開始收割這些人的性命。

土匪,不在意別人的命,卻很惜自己的命,幾聲槍響,就倒下了好幾個,嚇的這些土匪,趴下的趴下,往回跑更是佔多數。

領頭的幾個拿著短槍,躲在樹後面,在那裡亂喊著,讓這裡人趴下來,打上幾槍。在這匪首的叫喊聲中,往回跑的土匪也都趴在了地上,開槍的開槍,填火藥的填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