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衝!不用衝!直接斜穿過去,到對面山腳下,向左轉,從那裡進山,那裡的樹夠密實”。
說罷,他跳到馬上,很快所有人組成了個衝鋒陣形,王洪把自己放在第二位,看大家都準備好了,嘴裡說了聲:“衝!”
沒有“兄弟們”這種無聊的稱謂,也沒“給我衝”這種命令式的語氣,只有這一個字,所有人立刻揚起了韁繩,衝出了小山溝。
頭匹馬剛閃出去,湯姆式衝鋒槍的清脆的噠噠噠聲音,就響了起來。
追過來的日軍都警惕著望著不遠處的飛機給指示的位置,卻不想飛機能指示出王洪他們大概的位置,卻說不出這些人在做什麼。
等王洪這十幾個人衝出去時,湯姆式如同機槍一樣,一下子,把打頭的十幾個騎馬的日本兵打的矇頭轉向,後面的步兵也被子彈打的亂七八糟。
這個中隊的人立刻都往地上倒了下去,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50發子彈的彈鼓,保證了衝鋒時的火力。
一個斜斜的衝鋒,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幾百發子彈象雨一樣,把這個中隊覆蓋在地上,不管步槍、機槍,還是擲彈筒,都沒來得及瞄準開槍。
日本兵們只聽到周圍,不斷落下的子彈,不斷鑽入身體的聲音,不斷打在土地上的聲音,哪怕是武士道精神,也不得不趴在地上,低下頭,膜拜王洪這些人一般,躲過這批彈雨。
一個彈鼓打完,正好轉到山腳下,一進樹林,大家立刻跳下馬來,換彈鼓。
湯姆式火力猛,可唯一的麻煩就是這彈鼓要準確卡入,不象大肚匣子,雖然一個彈匣才20發子彈,可要是在這路上衝鋒,起碼可以換上三個彈匣。
僥倖逃生,大家都沒有精力說話,牽著馬在樹林裡走了很久,才有人喊了一聲:“孃的,我馱吃的那匹馬倒下了,誰給我點吃的”。
每章一說:上鑽下崩,一鑽一崩,腳上總是半步或寸步,在形意拳中叫“連環攢子錘”,威力甚大。只是注意鑽拳進擊,必定腳踏中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