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川的徒弟很多,還有幾個,也是名號極大的。
象樊志勇,帶藝拜董海川祖師為師,學習八卦掌法,曾被董公專留在肅王府練功。藝成之後,功力渾厚、精散打、善實戰,為人嫉惡如仇,曾掌擊匪首“黑騾子”於西紅寺。
大槍劉劉德寬。這位是神人,在神機營當過差,在和盛鏢局當過鏢師。他沒門戶之見,為人好學,誰有名就去找誰,除了其父劉仕俊所授家傳岳氏鷹爪,還拜了一大堆的名師,六合拳李鳳崗、田春奎、徐六、形意拳劉奇蘭、八卦掌董海川、太極拳楊露禪等等,最精六合大槍,人稱大槍劉。他槍上的功夫,據說神到能在鏡子上扎蒼蠅。
此外,花杆宋宋永祥也不是善茬子。
梁振普和劉鳳春都屬於拜師後,由師兄教的那種的小師弟。
梁振普的外號比較多。估衣梁是因為他做估衣生意的;因為腿腳快,又有人稱他梁快腿;他練轉掌時,可以將辮子騰空拉直,又稱其為小辮梁。在99年,他與流氓動手,打死了數十人,被刑部打入死牢,此案影響極大,京津地區無人不知。
尹福的八卦掌,是董海川針對他的羅漢拳親自改的,程庭華得過董的親自示範,馬維祺更是董海川最喜歡的,樊志勇也在董海川身邊待過相當長一段時間。
自郭雲深把孫祿堂送到程庭華那兒學八卦掌後,程庭華、梁振普、劉德寬、劉鳳春與練形意拳的李存義、張佔魁結為八拜之交。
李存義是程庭華的義兄,張佔魁小他們二十歲,只能算是個小兄弟。李存義是沒來得及舉行拜董海川為師的儀式,張佔魁是跟程庭華的弟子先學的拳,後來因為人情關係,這才跟著李存義一起結拜,又一起在董海川的墳前拜的師。
這兩件事兒,在形意拳裡掀起了學習八卦掌的熱潮,李存義、張佔魁等經程庭華的代師傳藝,也成了八卦掌名家。早期八卦形意不分家也是一段佳話。
當年,董海川最用教心教也最能打有三個人:程庭華、尹福、馬維祺。
馬維祺的功夫最高,卻不幸早亡。程庭華在武林中的人緣最好,教的人也最多,當年號南程北尹,可他死去的也比較早。八卦門二代傳人,到後來,就只剩下尹福一人能挺住門戶。
京城東貴西富,北貧南賤。開始都在平民中流傳,到了後來,孫祿堂、宮寶田先後在政要身邊把身份抬高了,加之孫祿堂出了第一本八卦掌的書籍,以及李存義、張佔魁收的弟子中,有幾個以八卦掌成名的,這些人還真在全國範圍內,把八卦門挺了起來。
可八卦掌的傳人也是人,慢慢的,八卦門內就發生了很多。
程庭華為人很四海,代師收了不少徒弟,尹福其實並不高興,你跟他們好,你當他們師父也行,教他們拳也行,幹嘛領到師父墳前拜師,這成什麼事了?
在輩份上,董海川與楊露禪、郭雲深同輩。自程庭華起了墳前拜師這個頭,後面的有學有樣,傳承其實是亂了。
於是尹福就做為大徒弟,為八卦門排了個輩份譜,意思是不進這個輩份譜別說是八卦門的人。雖然程派些傳人不大認可,可從此之後,八卦門的風氣開始保守起來,只在門內互相串東西,很少再與別人串拳之類。
這串東西有好處,也有壞處。
原本董海川的脾氣,是一招練不好,你就別跟我學下一招,徒弟們也都學一招,就練成一招,所以當年有很多人先學了老三掌,把功夫下在單雙順這老三掌上練出來了,才敢再學後面的招式。
單換掌講究出手成招,一下見成效,雙換掌是繼單換掌後接二連三打擊,順式掌是順對方來手勁力方向,順勢而化而打。劉鳳春一個單換掌學了三年,出手就是這一掌,變化無窮,對方擋不住。
可當這些人再拿老三掌去教徒弟就不成了,先包括形意拳在內,都開始擴充套路。八卦掌從老三掌到老八掌,到八八六十四掌,花樣越來越多,吃功夫的越練越少。
其實在董海川郭雲深那一代,哪有幾個套路?
八卦門頭幾起墳頭拜師,引起的還只是不滿。可到後來,欺師滅祖的也出現了,學了董海川的八卦掌,又改了傳承的的有好幾家,很多事情還都發生都在天津,在李存義和張佔魁的大本營裡,這事兒,有那麼點意思。
八卦刀是八卦門真正的、也是最根本的主要兵器,可原始八卦刀,就那麼幾下子,招式多的,都是串過來改的。程庭華擅長子午鴛鴦鉞,尹福擅長狀元筆、護手鉤。後來又發展出劍、短棍、雙頭槍,也都很簡單。至於直趟八卦、擒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