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完這夥土匪,兩人收拾現場時,王洪隨口對姥爺說:“交火的時候用不上武藝”。
姥爺卻無所謂的回了一句:“你剛才不就用上了?”
王洪愣了下,想到剛才也就摸哨用了下,有點委屈的說:“練這麼多年,就用上這一點兒?”
姥爺鄙視的看著他:“別不知足了。練到你這樣的,那可不是一般的斥候。雜兵趴戰壕,頂著炮彈、子彈打上百十場,才能成為老兵,然後在識字的裡面十里挑一,才能挑出一般斥候,幾百個大頭兵也活不過你一個,你還要怎麼樣?”
見王洪還是覺得不那麼舒坦。
姥爺就講了古代斥候的要求、待遇。
古代斥候做的跟現代的偵察兵差不多,什麼刺探敵情、摸哨、勘查地形、尋找水源,時不時還做些上司讓乾的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大戰小仗離不開這些人,具體做些什麼,外人不會知道。象宋朝兵法中講了斥候怎麼用,卻不提斥候的選擇與訓練,戚繼光的書裡也是同樣。可見斥候這一軍種在沒有保密意識的古人中,也沒人托盤而出。
實際上,軍隊裡的斥候,基本是從士兵中海選出來的。有些標準,就連將佐一級的也未必有幾個做到。斥候要身手過人,騎術嫻熟與腳力超群是最基本的能力;生存能力超強,擅長偽裝,有極高的應變能力;辯識能力強,要觀察力與記憶力都得好,不但要懂軍伍,還得懂本地風土人情。
這些要求,別說士兵,就是將佐級的,符合的也沒幾個,所以好斥候是可遇不可求。
只是斥候這行當,很難升官,遇到好上司,實惠會給家人。遇到不好的上司,不是任務中送命,就是背了黑鍋頂罪。
等僥倖幹到退休時,倒是比普通大頭兵能強一些,多少給安排個工作。
就這樣,兩人一邊說著軍隊與武藝的用處,一邊把縣城附近的幾夥小股土匪都殺掉了。
王洪看出,姥爺已經血氣不足,跟他行動都有些勉強了。可是姥爺自己特別高興,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痛快過了。說是習武之人,快意恩仇,可他這一輩子,也就這幾天能痛痛快快的殺人。
兩人回到縣城裡,姥爺滿意的笑著說:“這輩子,最痛快的就是這幾天,殺的都是該死的人,難得!”
周圍的土匪一下子被人全剿掉了,全縣都有些驚訝。
只有縣長心裡有數,趁著天黑,拿了些東西,偷偷跑了過來感謝王洪。
說來,這縣長也有意思,王洪回來時,一聽是東北軍的軍官,雖然是個將軍,本事也很大,卻懶得上門。本地的官員跟這些大頭兵要錢不要定能要得到,卻還得照顧他的家人,犯不上。
等這幾股土匪被人全殲,他哪怕用腳猜,也可以肯定是王洪乾的,不得不悄悄的登門拜訪,替全縣老百姓感謝王洪為家鄉人做好大善事。
這可是縣治大事,王洪出不出聲,功勞也歸他,何況,這解決了本縣最大的麻煩。
縣太爺上門,只有王洪和姥爺兩個人出面,客套了一下。
王洪還必須得給這縣長面子,沒辦法,家裡人還在這裡生活。王洪想了下,就留下一長兩短的槍支給姥爺留著,把從土匪窩裡剿回來的其他武器,就都送給了縣裡。
一時間,縣城一帶,緊張的氣氛少了很多,街頭上人也多了起來。
小芸平時極少單獨出去,自從王洪回來後,她這才敢拋頭露面出門。
這也是這個年代的習慣。丈夫不在身邊的女人,出門不是跟著婆婆,就要叫上小姑子陪著,一個人是萬萬不能自已出門的,有些話只要說不清楚,怕是一場家庭大糾紛避免不了。
她跟趙婧之學會了怎麼使用小手槍之後,趙婧之就給了她一把小手槍。她也學著趙婧之,有模有樣的把衣服改了,把小手槍就放在衣服裡面。
有了槍,也有了也出去的膽氣。
這天,她跟家裡說了一聲,就到街口給趙婧之買些水果零食。
可是,她正在挑水果時,被拐子門盯上了。
這些人四處遊走,到了每一處,就擺個攤子做小生意。事實上是守在街頭,盯著過路的婦女和小孩子,伺機誘騙拐帶,有時乾脆強搶民女。
幾個水果雜食攤的人,那個老太婆是主心骨。她見小芸只有一個人,街面上的人又不多,便使了個眼色,她的兒子女兒幾個人,一圍而上,用刀子頂上了小芸。
“別喊,喊就攮花了你的臉”。
小芸被嚇到了,腿軟的差點走不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