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宋彩臣是宋老邁的得意弟子。宋老邁的絕招是“夫子三拱手”,以一套搓、刁、掠、帶的手法,加上“本力勇”,被人稱為神拳宋老邁,這套絕技使得三皇炮捶的弟子,罕見對手。
李堯臣在鏢局裡除了學習三皇炮錘、六合刀、大槍等各種武藝,還學習了水上功夫、暗器和飛簷走壁躥房越脊的輕功一類。
在鏢局裡除了武藝要高,更要學江湖規矩。遇上劫鏢的,要特別和氣的用江湖黑話好言應付。黑話內容不外兩點:第一,彼此都是一師所傳,是江湖上的朋友。應當講江湖義氣;第二,鏢行必須承認你這碗飯是朋友賞給你吃的。對方問:“穿的誰家的衣?”就答:“穿的朋友的衣。”問:“吃的誰家的飯?”就答:“吃的朋友的飯。”兩下里拉過一陣黑話,一般都可以平安無事,放你過去。
要是兩下沒說好,就得拼命護鏢了,所以江湖規矩在很多時候,比武藝還要管用。
走鏢是高危行業,死在劫鏢的手裡時有發生,到了後來,大家都用上了步槍手槍,死傷更是常事。
李堯臣在會友鏢局做了近三十年保鏢,憑著手上的功夫和江湖上的名聲,一直做到了會友鏢局解散。
9後,二十九路軍調到北平的一帶,準備迎擊日寇,29軍的副軍長佟麟閣便請來了北平國術名家李堯臣,到他的部隊中去教大刀。
29軍有很多國術高手留下的刀法,其中的無極刀是李堯臣所創。
這趟刀法實戰性很強,揮舞起來,既可當刀劈,又可當劍刺,動作簡單有效,增強了士兵白刃戰本領。
由李堯臣等國術大家們教出來的29軍大刀技術,在長城要隘喜峰口戰役中,取得了一場大捷,鼓舞了中國人計程車氣。但要說明一下,這是一場殺敵5000,自損過萬的慘勝。
大刀隊為此立了大功,也曾讓日軍頭痛了一陣。
可大刀畢竟是冷兵器,先天不足,與現代武器的代差決定了只能使用在特定環境下,整個抗戰,只有頭幾次把日本人打的措手不及,後來就只能成為一種精神武器。
有個冷笑話。
二十九軍大刀隊因長城抗戰而名揚天下,作曲家麥新為此創作的《大刀進行曲》,被到處傳唱。社會各界紛紛組成慰問團前來勞軍,各報記者也蜂擁而至。
但是,很多人居然相信了是大刀決定了勝利,沒給二十九軍補充多少現代武器,卻送來了無數大刀。
這讓二十九軍的將士們哭笑不得,槍炮齊全、子彈充足,誰用大刀啊?
每章一說:國術圈有個很扯的思維,把師承和輩份看的很重。有個好師承或者好血統,甚至輩份高一點,就好象自己也跟創出名號的先人一樣,也擺起了臭架子。民國前,形意拳、八卦掌兩個門派,見到大輩,如同見到家裡長輩般,還要行跪禮,可民國後,再沒此現象了。因為民國後,不光一大批輩大年齡小的娃子進了師門,還有很多彎彎繞繞的人,人情入門、墳前拜師,甚至自抬輩份的都不罕見,這給正統教徒弟的傳承造成了困擾。於是大家開始各論各的,本門同枝的,還如以往。對於其他人,有交情的論交情,沒交情的看功夫,再也看不見了師門如家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