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的巡捕遭遇到了某統的槍手,隨即發生了槍戰,結果,開槍的雙方都沒事,路人當場死一人,送醫後又死一人,傷者達六人。
日軍更是因為被剌殺而報復平民,某統的義士們行剌,殺了十幾個日偽人員,同時也燒了十幾間商鋪,還連累了20多個平民被日軍抓走,多數人從此再無音信。
最無語的是某統情報不準確,有些僅僅被日本強拉在名下的一些普通人,被某些‘義士’們當成了賞金,也照殺不誤,事後很久,才知道是誤殺。
最後算下來,某統明面上打死打傷了非常多的日偽漢奸,但背後誤殺誤傷的平民,按租界自己的統計,似乎也不少。
兩夥人天天在上海開槍,各幹各的,就造成了普通平民不敢出門、不敢上班、不敢購買日用品,商店也不敢開門,社會蕭條了起來。
戰爭造成的傷害,對於這些活著的人來說,已經過去了,誰都想回到和平時期。起碼,能回到能正常上街工作生活的狀態。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還是租界裡的外國人們,都這麼的想。
所以,當租界開始下大力氣去抓捕那些槍手時,得到了社會上的普通支援。租界見狀,便主動推動了日本人與王洪的這場比武。
王洪也很快得知了日本武道要挑戰他的訊息。
一開始,小光和老兵們都勸他,只管殺人好了,不要中了日本人的圈套。
可是,王洪的心中很無奈,從戰士的角度,自然不應該理會這種比武之類的事情。
可做為國術界有名有姓的‘國術家’,被挑戰時,又不能避戰。否則,自己的名聲、師門的名聲,甚至國術的名聲,就被日本人一網打盡,從此低人一等。
王洪明知是個陷阱,累於名聲,也不得不戰,更要打贏這場比武。
只能說,遲田純平對王洪的心態把握的非常準。
最終,王洪把自己的安全交給了小光他們,主動去租界,聯絡了英國人。
每章一說:拳腳是肉長的,武者雖然常年練習,可往往遇到的突發事件,對手卻極少空手。真正的防身術,應該在家居與出行的日用品中,選擇一個器械。這個器械必須能做到兩點:過得了安檢,冬衣夏裝帶在身上都不會引人注意。這就要選擇些符合自己職業的一些用具。比如從事文案工作,可以選擇簽字筆,學練些短匕的動作,工作之餘可以當作健身運動活動一下,應急時,隨手就可以使用。其實防身術防不了意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安全意識,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