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撤(1 / 2)

小說:民國之國術宗師 作者:王清談

王洪這些狙擊手的臨時營地,是獨立出來,建在了離中方軍隊陣地不遠處,一道厚厚的殘牆後面。

十幾個老兵基本上都回來了,有的在擦槍,有的在補覺,也有的在那裡閒聊。

看到王洪和小光回來,一個個雖然不起身,卻趕緊點頭示意。

王洪嫌三八大蓋太長,跑動時拿著不方便,就把那把馬槍留了下來,把兩把剛繳獲的三八改狙擊步槍遞給了這些老兵。

現在這些老兵一半多都有了帶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又多了兩把,等於又有兩個人可以轉為狙擊手了。

這時,一個好象跟著他們打過幾天冷槍,後來因傷退了下去的神槍手悄悄的走了過來,先看了看四處的動靜,才小心卻又有些焦急的對著王洪說:“王長官,我們團長讓我找你,後面撤退的命令已經下了。”

在戰場上,這些人已經習慣了不敬禮,不說全名。前者是怕狙擊手,後者,是怕閻王爺。

王洪聽到這個訊息倒沒驚訝,只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多少能猜到,這樣打下去,雙方都拼不下來。

中方佔的這點優勢,全是拿人命堆出來的。管他早一天還是晚一天,遲早要撤下去。

在這片戰場上,中日雙方的武器與訓練相差的太大。

就拿子彈來說,中方軍隊裡,多數士兵的子彈與9k的子彈相同,可是小光的子彈,居然不如王洪他們這些使用繳獲過來的三八改狙擊步槍或者三八式步槍的日製子彈充足。

裝備最好的中方部隊,一般士兵隨身也只攜帶30發子彈。捷克式輕機槍手,也不過帶上3個彈匣,60發子彈,正副射手合起來,身上也不過20發子彈。

而日軍,子彈起碼都帶著60發子彈以上,多半人的三個子彈包都裝滿了子彈,整整20發子彈。

更別說日軍還有大炮小炮、空軍和艦炮。

連個衝鋒,都能打出七八種花樣,中方只能硬著頭皮往前堆人。當一個新兵適應了日軍的這幾種花樣,他所在的一個連也剩不下幾個活人。

當然,中方士兵們也不是白白犧牲,他們前仆後繼的努力,把日軍主力拖在上海硬抗了兩個月,打破了日軍快速佔領中國的想法,更是在日軍身上,重重的咬了一口。

“高於中方軍隊一個時代的軍事實力,居然連一座城市都無法佔領,還談什麼三個月就佔領中國?”外國人如此評論。

在上海指揮的日軍高層,因被其國內國外視為低能兒的指揮,走馬燈一樣換了幾任後,只好拼命的想著各種新方案。

最終,日軍沿著海岸線,從南面找到了突破口,對淞滬的中方軍隊在戰略上包抄成功。

戰局急轉而下。

中方軍隊不得不準備全線撤退。

與王洪最早在一起搭過手的那個副團長,已經因傷回了後方。他提前知道了這個命令,立刻找人,進入戰場通知他的老部下以及王洪他們,提前做好撤退的準備。

這對提前知道訊息的人來說,也許是好事,但對整體而言,可能是無數件壞事中的一個組成。

很多部隊因為提前知道了訊息,開始後撤。

也有很多部隊,因為知道訊息的時間晚了很多,孤懸在敵前。

即使撤退,卻又因為機動性差、通訊能力低下,撤著撤著,就失去了上下聯絡,慢慢變成了潰退。

送走了這個提前通氣計程車兵,王洪一屁股坐了下來。

跟在王洪和小光身邊混的那些狙擊手老兵們,看到王洪的臉色,就瞅向了小光。

小光知道大家是什麼意思,湊到王洪面前,問道:“姐夫,怎麼了?”

王洪的腦袋裡一直在琢磨,是跟那些人撤下去,還是在這裡打下去。小光問了兩遍,他才回過神來,便把這些老兵們也叫了過來。

“日軍已經從南面登陸了,正在往北進攻。不管那邊的軍隊能不能頂住,我們在城裡的,都得邊打邊退了。”

王洪知道這種撤退的事情不能亂說,就只說了實際情況。

這些老兵都是百死餘生的狙擊手。

死過了無數茬的同袍同澤,也補進了無數戰友,最終還是隻維持了十幾個人的數量,早已經被殘酷的戰鬥磨的沒有了衝動和激情。

他們留在這裡,除了槍法好,能多殺些日本人,更能讓日軍在進攻或防守,甚至睡覺時,都不安寧。因此,多少能理解軍隊在戰略和戰術上的決定。

十幾個人只是默默的望著王洪,等著王洪的決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