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毛都立了起來,收手與劍式虛擊同步,兩人對攻一式,才找到機會將身形一擰,脫了身。卻又被邢健候的崩拳粘住了,連續幾次變位才拉開了距離。
對這一拳的力道、變化,王洪心裡有了數,再也不敢輕易接邢健候的拳勁兒。在這閃電般的交手互換當中,他也看清了一些形意拳的門道。
那整體發力是其第一大特性,撥其一拳,與同動其全身沒什麼區別。
直勁與踐步結合,後手往前手裡鑽,前擄後打,極其難防。這是前有開門法,後有埋伏招,叫開門來只一招。
前腳趟後手蹬,原地站著諾諾,突然發動,卻一步起碼兩米多。腳下更是含著暗招,“拳打七分,手打三”、“去意好似卷地風”,趟勁和踩勁隱而不發。
這邢健候還沒到崩拳大成之境,遠做不到“前打一丈不為遠,近打只在一寸間”,可就這樣,也讓王洪提起了全部精神。
在對邢健候的崩拳瞭解了一些後,王洪開始不斷的從其兩側進擊,一個是為了打斷對手的攻勢,另外也要尋找對手的弱點。
隨著王洪的攻勢加強,邢健候的連環崩拳,也慢慢有了生活一樣,一身的剛勁開始崢嶸起來。
這氣勢,連旁邊觀戰的趙婧之都能感受到。
邢健候的氣勢開始如熊似虎,先是幼小,慢慢的,尋常的出拳帶上了千鈞之力,拳頭過處,如同猛獸過路,容不得有一絲阻攔,以她比常人高不出多少的眼光,都能看出上面掛著的力道。
她不由的為王洪擔心起來。
邢建候這一身剛勁追隨他師父而來。他的師父尚雲祥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我再有三十年陽壽,就再打它三十年剛勁。”
因為形意拳發勁制敵的只有一句話:“硬打硬進無遮攔”。
“硬打”就是:不管對方是動是靜,動也打,靜也打;不管對方是剛是柔,剛也打,柔也打;不借慣性,不借他力,遮也打,攔也打,沾著就發,這才叫“硬打”。到此,才得到了形意拳真正的本領。
尚雲祥這一脈的形意拳,到了剛勁,方有“沾身縱力”、“緩動遂發”的翻浪勁;“意動勁發”、“絕是抖絕也”的抖擻勁;“掙崩摘豆角”的炸勁。
王洪不甘示弱,也拿出了壓箱底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