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鬧的實在太大了,王洪在北平好好的,突然跑到了天津開槍。既然能去天津,那上海也能去,那東北也能去,怎麼防範?
北方各地的日本領事、辦事機構、商行,紛紛關門或加強防範。
而相當多的反日組織突然間,也找到了方向。
日本人幾乎第一時間想起了遲田純平,當然不是問罪,懸賞事件能讓王洪做出這麼大的反應,證明有效果的。現在需要遲田純平給出一個解決辦法來。
遲田純平想不出什麼解決辦法,只給出了不是最有利,卻是最合適的答案,他提出要求南京方面,全國通緝王洪。
他說:利用王洪做戰爭藉口可行,可萬一王洪很快就被抓捕或擊斃,這藉口就沒用了,用一個人讓中國賠償領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王洪再去流竄到各地有日本人駐紮的地點偷襲,怎麼防範?
中國人說的好,只有百日做賊的,沒有百日防賊的。
既然防備不了偷襲,那還是中規中矩的提出來由南京方面出10萬大洋這種重賞,也允許日本警察緝捕。只要滿足了這兩條核心的要求,其他的看著談,看還能不能多要些什麼好處。
南京方面居然同意了懸賞,但緝捕只同意了一半。要求日本人必須在中國警察陪同下進行,不得私自行動。
雙方剛剛私下約定好,南京方面還沒來得及發出通緝令,小張軍閥的軍隊與日軍的交火就開始了。
有意思的是,王洪第一次開槍,前面的軍隊上下都在罵他以私已之力誤軍政大事。
而王洪在天津也開槍後,出關的東北軍,卻大聲叫好,並且也準備著用炮火迎接敢於進犯的日本人。其實是知道了日本人沒有炮兵跟上來。
這次交火,打的不大不小,主要是日本人的兵力和彈藥不多,開始時,反而讓出了關的東北軍打的節節固防。沒等小張軍閥說什麼,下面的師長團長也明白過來了,不能這麼打。所以頭些天,盡是中國人佔攻勢,後些天,雙方你來我往的,戰鬥不激烈,卻調兵頻繁。
而這時,小張軍閥的人也找到了剛回北京的王洪。
------
每章一句:劍刀之爭,與文化相關,更與銅鐵有關。遠古戰爭中銅刀不如銅劍,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青銅刀質地較脆,缺少韌性,劈砍時容易折斷。進入鐵器時代的開始的一段時間裡,仍然是銅劍的精巧鋒利佔據短兵的主流,鐵刀直到漢朝中後,才因鋼鐵技術的發展冒出頭來。可劍仍然是上層社會的主流,直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劍占上流社會,刀主下流階層,這才定下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