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嶄露頭角(1 / 2)

小說:民國之國術宗師 作者:王清談

乘客們都壓抑著,日本人在東北,把領土都佔了,來到上海,這裡也在作戰,難道還想把中國都佔了?

王洪也有些忐忑不安,這上海到底是誰的地盤?難道還得躲躲藏藏的生活?

船一靠上碼頭,見是美國人的碼頭周圍歌舞昇平,沒有半點日本人,全船人齊齊的出了一口氣。

這一船人都是從東北迴來的,帶的東西不象其他客船那麼多,接船扛箱揹包的苦力都不多,可在碼頭外卻是站滿了成群的接船人,親人相見,呼爹喚子的,不時傳出哭聲。

王洪看到,兩個大舅哥輕車熟路的喊過來幾個黃包車,報了個地址,一家人坐上去,便飛奔著,就去了趙婧之的三叔家裡。

上海的繁華與遠遠偶爾傳來的炮聲相應,市民們急勿勿的腳步和麵無表情的樣子,讓王洪感覺象在夢中。

趙家是商人,卻習慣於分枝多地,趙父闖東北遇到了戰爭,只好鎩羽而歸。

可一家人的安全歸來,讓趙婧之的叔叔家也歡聲笑語起來。

三叔家裡也是一大群人,晚上的家宴,讓王洪感覺到了三叔家人的友善和認可。只是趙婧之的堂兄堂妹們好奇的看著王洪,幾個堂妹更不時悄聲的追問趙婧之與王洪的事情,讓王洪稍有尷尬,讓趙婧之哭笑不得。

大家談到他們小倆口以後的生活時,三叔不等岳父說,就把一間鋪面過給了二人,說算是趙家人給小倆口生活的來源。

王洪要拒絕,可奶奶直接讓趙婧之收下來,大概是岳父把王洪的想法跟他講了,老人家讓他們倆口子自己安排以後的生活。

趙婧之大方的感謝了叔叔。等回房休息時,她才跟王洪說:趙家人產業都在這些鋪面上,全家合起來,勉強算是湖州商會的一個小小成員,在絲布行業的下游產業中接些零活,可江南競爭太激烈了,所以岳父才試圖向東北發展一下,現在看來不行,估計以後還會向南方尋求發展。

給子女產業,是趙家的傳統,一個是幫扶子女,也是壯大家庭,再一個也是讓家庭生意開枝散葉。

第二天,自然是休息,這船坐了幾天,一個個都腳軟困乏的。

等到了第三天的早上,一大家人在吃早餐時,趙婧之的一個小堂弟從外面拿回來幾份報紙,岳父和三叔拿起報紙一看,臉色古怪了起來。

原來日本人想讓租界和上海縣的巡捕房緝拿王洪夫妻二人,被報紙曝了光。

這事兒,要追到山海關的遲田純平身上。

他到了山海關,關東軍其他地方的情報,就只能看個簡訊,詳細的內容還需要電報調取。等各種情報到他手裡時,他清醒的看出,王洪十有八九已經坐船去了上海。

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遲田純平抽時間,把相關情況彙編了一下,就轉給了旅大方面,卻沒得關東洲日軍的重視。

話說王洪把兩個仗勢欺人的日本人丟到了海里,上海這邊的日本人沒接到人,就上了船尋找,等在船上找到兩人的隨身物品時,立刻向租界報警。

同時也往旅大打電報,詢問登船時的情況。

旅大方面這時才記得有份轉過來的情報裡,提到了王洪應該坐這艘船去的上海,他們趕緊判研遲田純平彙編過來的情報,並把王洪的相關情況,向上海日軍通報。

當天下午,上海日軍連王洪的通緝令都沒一份,只是透過內部電報的內容,就派人聯絡租界和上海縣,要求把王洪列為日本人失蹤案的嫌疑人,讓這兩處協助調查王洪的下落。

誰也沒想到,本來是一件不大的事情,第二天,就上了一家報紙,把日軍私自認定王洪是失蹤案嫌疑人,並且要求租界和上海縣緝捕(報紙用詞)王洪的事情公佈於眾。

此時王洪倆口子與岳父一家還在休息,都沒看到報紙上的報道。

到了今天早上,卻是所有的中文報紙都報道了起來。

王洪做的事情雖然隱密,可這些記者不知道是從日本人那裡,還是從其他渠道,竟然知道王洪參加了義勇軍,並且用剌刀殺了很多日軍。

這一時期的中國報紙,不知道是哪根筋有問題,最喜歡報道的,就是中國人用原始的武器殺敵。

報道十九路軍在戰場上使用大刀的稿子,一篇接一篇的,這又來了一個東北義勇軍用剌刀殺日本人的,各家報紙立刻賣力宣揚起王洪抗擊日軍侵略的“事蹟”。

一家報紙不知道是蒙的還是真有情報來源,居然開了個篇英雄救美的文章,寫的還有鼻子有眼的。

王洪眨眼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